第四百零八章橫生枝節[第1頁/共4頁]
十一月八日,楊安玄收到陰友齊從京中寄來的急件,方知三叔被朝廷問罪。看著陰友齊詳細謄寫的罪名,前麵還附著詳細的罪行,想起本身三番五次地寫信勸諫三叔收斂,還是落得這個成果,特彆是囚禁州彆駕和司馬,莫不是想造反。
範元之出身順陽範氏,很看不起楊思平粗鄙的武夫性子,對楊思平貪贓枉法的行動更是鄙夷,兩人除了公堂議事外再無交集。
“道和,這口氣愚實在難忍,真想經驗一下這個狂傲的楊安玄。”劉裕端坐,眼中冒著肝火,朝議時看出很多大臣仍未心向本身。
司馬德文如願以償獲得梁州刺史的位置,對劉裕的奏請欣然同意。為了安撫劉裕,趁便將楊安玄的驃騎將軍降為了左將軍,以示懲辦。
奏章念罷,世人皆把目光投向太尉劉裕。自貶官爵的做法,劉裕用過多次,誰都曉得對楊安玄涓滴無損,隻是大要上給朝廷一個台階罷了。
很快,楊思平的罪行交給廷尉考覈,郭定奏請天子,緝拿楊思平進京問罪。
眼睛盯著案上茶盅,滿心愁苦,一語不發。隻是劉穆之是劉太尉身邊的謀主,回絕了他麵前這關便過不去。心中哀怨當初鬼迷心竅,結下楊安玄這個仇家,現在想避卻有人不肯放過本身了。
…………
楊安玄氣惱隧道:“再如何說也要先保住他的性命,若讓朝廷將他押進建康,隻要死路一條了。”
孫彬曉得不去不可,隻得硬著頭皮道:“仆謹遵劉司馬之命,必然將楊思平犯警事查個清楚。”
將尺許厚的案牘交到劉穆之手中,劉穆之翻看了幾頁,笑道:“孫禦史此次不辭辛苦,查探楊思平犯警諸事,功績不小,愚定會向太尉為你請功。”
不過劉裕奏稱,梁州彆駕範元之忠心朝廷、不畏刁悍,當予嘉獎。原益、寧刺史鮑陋身故,刺史之職由彆駕暫理,可委範元之為益、寧刺史。
楊安玄曉得,本身應當能夠保住三叔的性命,但這梁州刺史的位置必定是保不住了,沉聲道:“梁州地處雍州西麵,南與譙蜀、荊州交界,毫不容有失。”
本身崛起的時候尚短,麾下冇有接辦刺史的人選,最好的成果是郗恢和陰友齊能外任梁州。不過郗恢年事漸大,陰友齊與本身乾係密切,劉裕毫不肯讓他們任梁州刺史。
朝廷頒行《六項事件改製詔》,明令裁撤冗官、清理吏治,楊思平置若罔聞若,範元之當然據理力圖,催促楊刺史依詔而行,並表示要親巡郡縣,查處犯警官吏。
孫彬不傻,曉得劉太尉是操縱本身做刀來對於楊思平,終究的目標是雍兗刺史楊安玄。
玄月,朝廷《六項事件改製詔》頒至,明令置將不得過千人,官吏不得過五千之數,彆駕範元之請楊思平遵循朝廷聖旨裁撤冗官、派出循行查處犯警官吏;司馬郭宣則提請裁撤冗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