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夜宴2 - 39|9.14

39|9.14[第1頁/共5頁]

東五百裡,曰漆吳之山,無草木,多博石,無玉。處於東海,望丘山,其光載出載入,是惟日次。

又東五百裡,曰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hu^)。黑水山焉,而南流注於海。此中有■(tu2n)魚,其狀如鮒(f))而彘()毛1,其音如豚(t*n)2,見(xi4n)則天下大旱。

【譯文】再往東三百七十裡,是座侖者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青雘。山中有一種樹木,形狀像普通的構樹倒是紅色的紋理,枝乾流出的汁液似漆,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饑餓,還能夠消弭憂愁,稱呼是白■,能夠用它把玉石染得鮮紅。

又東五百裡,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1,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y9ng)文曰仁2,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天然,自歌自舞,見(xi4n)則天下安寧。

【註釋】1凱風:南風,意義是溫和的風。

【註釋】1鮒:即今鯽魚,體側扁,稍高,後背青褐色,腹麵銀灰色。彘:豬。2豚:小豬。也泛指豬。

【譯文】再往東五百裡,是座發爽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流水,有很多紅色的猿猴。汎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渤海。

西山經

又東五百裡,曰區吳之山,無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p1ng)水。

又東四百裡,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其南有穀焉,曰中穀,條風自是出1。有鳥焉,其狀如梟2(xi1o),人麵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y*),其鳴自號也,見(xi4n)則天下大旱。

又東五百裡,曰灌湘之山,上多木,無草;多怪鳥,無獸。

【註釋】1風皇:同“鳳凰”,是當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據前人說,它的形狀是雞的頭,蛇的脖頸,燕子的下頷,烏龜的背,魚的尾巴,五彩色彩,高六尺擺佈。2膺:胸。

【譯文】再往東四百裡,是座虖勺山,山上到處是梓樹和楠木樹,山下發展很多牡荊樹和苟杞樹。滂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大海。

【譯文】再往東五百裡,是座區吳山,山上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是沙子石頭。鹿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滂水。

【註釋】1輒:即,就。2鵷雛:傳說中的一種鳥,和鳳凰、鸞鳳是同一類。

【譯文】總計南邊第二列山係之首尾,從櫃山起到漆吳山止,一共十七座山,路過七千二百裡。諸山山神的形狀都是龍的身子鳥的頭。祭奠山神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上天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註釋】1條風:也叫調風、融風,即春季的東北風。2梟:通“鴞”,俗稱貓頭鷹,嘴和爪曲折呈鉤狀,鋒利,兩眼長在頭部的正火線,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狀,周身羽毛大多為褐色,散綴細斑,稠密而堅固,飛翔時無聲,在夜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