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一個人與一座城市的故事 - 第18章 戶籍、人口與鄉賢研究

第18章 戶籍、人口與鄉賢研究[第1頁/共6頁]

五代、二宋期間的科學家;

一九八三年,林正秋主編的《杭州曆代名流傳略》,列舉了杭州各個汗青期間的名流、賢人,此文作為杭師院學報增刊出版。

為了旅遊開辟

工匠喻皓

此書出版後,立時成為各大圖書館與文史研討者的典藏珍品,也成為杭州市委、市當局贈送來賓的禮品,很多杭州友愛都會將此書存放在都會揭示廳,供市民與專家參考瀏覽。

也有高僧:智顗、濟公、弘一法師;美女、隱士:西施、嚴子陵等。

“十萬人家”隻是一個預算,究竟有多少人丁?據元豐年間(1078-1053)的《九域誌》載,彼時杭州人丁已達二十萬二千八百多戶,超越江寧(南京舊稱)的十二萬七百十七戶、平江(姑蘇舊稱)的十五萬二千八百二十一戶,成為江南人丁最多的州郡。

林正秋不但存眷處所上的良吏文人的活動,以及他們為百姓做出的功德,為了令人物形象更加活潑詳細,不吝化費時候彙集前人的墨寶。

另一方麵,這項事情隻能操縱專業時候,因為他在杭師院有正業,講授任務。

下冊首要有:厲鶚、丁敬、杭世駿、梁詩正、陳兆崙、袁枚、梁同書、童誥、蔣仁、黃易、陳鴻素、龔自珍、戴熙、陳豪、湯壽潛、章炳麟、陳叔通、丁輔之、王福庵、馬叔倫、鬱達夫、夏衍、常書鴻等,總計一百二十多人。

他在鄉賢標準拔取上是按照此人在史上對社會、對鄉民的進獻、才調作出棄取的決定。

林猜測,南宋臨安九縣人丁不竭生長,顛峰時應達到一百二十餘萬,這個數據被很多史學家認同。他的根據來源於南宋處所官的統計記錄,再明白界定統計範圍,分三個期間計算,較為客觀公道。平心而論,按照浩繁中外學者的闡述,如果杭州當時橫向與彆的國度都會比擬較,無一不證明,十2、三世紀的杭州,都會人丁數量在全天下是登峰造極的。

元明期間的科學家;

名流遊蹤與旅遊開辟

獨山書院,在縉雲好山之麓。朱熹在任兩浙東路常平鹽公事時,於淳熙九年(1182)八月回閩途中,從台州到達縉雲,遊仙都山川,在此講學;

上冊首要人物有禇遂良、錢鏐、錢俶、林逋、孫權、賀知章、沈括、林希、周邦彥、張九成、吳說、馬和之、劉鬆年、馬遠、李嵩,夏圭、周到等共二十一人;

南宋杭州人丁研討

林正秋對於鄉賢能吏的研討由來已久,早在大學期間的一九五九年,他的畢業論文題目就是《論於謙的愛國主義精力》。於謙(1398-1457),錢塘人,一名傑出鄉賢,與嶽飛、張煌言被列為“西湖三傑”之一。

一九七八年,又寫了《浙江汗青上的科技人物》係列論文,持續頒發在《杭州師範學院/天然科學版》上。同年,他與一名同事胡霜合作寫了《浙江當代科學家故事》,由浙江群眾出版社出版(197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