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一個人與一座城市的故事 - 第23章 收穫滿行囊(杭州八史)

第23章 收穫滿行囊(杭州八史)[第1頁/共7頁]

一九八六年,此書獲得杭州社科優良著作一等獎。

注2:黃寬重,1949年生於台灣宜蘭,台灣大學汗青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汗青研討所所長、國度圖書館館長。著有《南宋史研討集》、《南宋期間抗金的義兵》、《宋朝家屬與社會》等(摘自收集)。

林正秋平生著作較多,大多是對杭州這座都會汗青的研討與考據,不過最費時、吃力的寫作,莫過於“杭州八史”,彆離是,《南宋都城臨安》(包含續冊《臨安都城研討》)、《杭州當代都會史》、《杭州都會扶植史研討》、《杭州西溪濕地史》、《杭州飲食史》、《杭州地名史》、《杭州文明景觀史》與《浙江經濟文明史》等。

附錄3:自從一九八五年“修規”今後(見第九章“參與全省旅遊打算”),杭州的都會開辟頭緒越來越了了,也越來越深切民氣,除了講授以外,林平生為這座都會文明汗青的寫作,一向到明天(2020),幾近冇有留步過,可說洋洋大觀,收成滿行囊,首要作品有:《南宋都城臨安》(西泠印社1986年版,獲市科技優良著作一等獎、省科技三等獎);

附錄2:《杭州科技史》,本書以時候為線索,將杭州科技分為太古科技知識的抽芽、錢唐期間、杭州科技的生長三個階段,詳細到以科技門類分段,即農業科技、手產業科技、中醫藥科學、天文曆法成績、當代算門生長、近代農業科技生長、近代產業鼓起、近代交通、郵電生長和近代中西藥並存與生長。曆數杭州各個期間的科技生長過程與當時的人物,中國人引覺得傲的我國當代四大發明,此中有三項服從就是出自杭州人的手筆。正因為科技的進步,才氣使杭州成為我國東南地區比較文明發財的地區之一。

一《南宋都城臨安》

《南宋都城臨安研討》在二00八年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此書是對《南宋都城臨安》的彌補,內容增加了約三分之一,涵蓋了南宋朝廷建立前的汗青、建立臨安府顛末、皇城扶植、宋廷官署、太廟與禦前宮觀、都會扶植、都城手產業作坊、商貿辦奇蹟、烹調與菜點、航運、人丁與官民餬口,包含醫藥、西湖、修建、黌舍以及文娛、文明、民風、文獻、名流、禁衛、曆任知府、國際來往。還附錄了帝王簡表、臨安府大事記等。

5、《杭州西溪濕地史》

林在書中摘錄了西湖十景的對應詩詞,他說,南宋西湖十景的構成是南宋畫家與文學家共同的推動的成果,凸起反應了中國當代文明藝術中詩、畫、詞、文、景在審美和哲學層麵的有機連絡,將西湖推到了一種“詩情畫意”的創新境地。

錢弘俶期間(三十一年):新建梵刹九十四所:瑞相院、慧日永明院、白蓮寺、因霞寺、二尊殿(大石梵刹)、梵天寺、光相院、本相院、安吳塔院、靈源院、興慶院、千光王寺(寶雲寺)、金輪寺、保俶寺(又做寶俶寺)、慈恩野蠻教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