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見的瓷器青銅器等古董的樣式[第1頁/共3頁]
鳳尾瓶――瓶的一種式樣。喇叭狀口,長頸,鼓腹,下斂,至底又廣,形狀略似鳳尾,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鎮窯創製,產品多為民窯,種類有青花、五彩等。
雙魚洗――洗的一種式樣。板沿口,淺腹,圈足,洗心有凸出的雙魚裝潢,故名。宋、元龍泉窯盛燒青釉雙魚洗。
羅卜尊――尊的一種式樣。亦稱“萊菔尊”。小口外撇,頸頎長,豐肩,肩下漸收,底內凹,器形似羅卜,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鎮窯多見燒造,以豇豆紅居多,也有天藍釉、豆青釉。清末民初仿品尤多。
油錘瓶――瓶的一種式樣。小口,頎長頸,圓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錘,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鎮窯創製,種類以青花和色彩釉多見。
觀音尊――尊的一種式樣。侈口,長頸,豐肩,腹下漸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觀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鎮窯創製,種類有郎窯紅、青花、五彩等。
棒棰瓶――瓶的一種式樣。口沿外翻,直頸,豐肩,腹似直筒狀,圈足,外型似洗衣用棒棰,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鎮窯創製,種類有青花、五彩、灑藍描金等。
馬蹄尊――尊的一種式樣。廣口,圓唇斂,削肩廣腹,平底,器形似馬蹄狀,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鎮窯燒製,僅見釉裡紅小件器件。
虎子――一種盛器。口部似張口的虎首,背有提梁,圓腹,下有四足,因其形如虎,故名。其用處有兩說,一說是溺器;一說是水器。東漢時呈現,六朝時墓葬中常風見,均為青釉。
日月罐――罐的一種式樣。直口,短頸,削肩,鼓腹,淺圈足,肩部凸雕對稱半圓形裝潢,意味日月,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鎮窯創製,種類以祭紅釉、東青釉多見,至道光年間仍有燒造。
僧帽壺――壺的一種式樣。寶珠形紐蓋,鴨嘴形流,短頸,鼓腹,圈足,一側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係受外來影響的器型,始於元朝,明清景德鎮窯持續燒製,明永樂燒製的僧帽壺非常聞名,有白釉、紅釉等種類。
桃式洗――洗的一種式樣。淺體,形如半個桃子,故名。宋朝龍泉窯、官窯均有製作,明清時景德鎮窯、宜興窯亦有製作。
轉心瓶――瓶的一種式樣。外瓶腹際鏤孔,腹內套裝一個能夠轉動的內瓶,撥動上瓶瓶口,內瓶即轉動,故稱轉心瓶。清朝乾隆景德鎮窯創製,多為官窯器。
雞冠壺――壺的一種式樣。遼代的壺式,因壺的頂部很像雞冠,故名。扁體,下腹部肥碩,上部有管式短流。產地在遼寧省的阿魯科沁旗、赤峰及遼陽等地,種類以黃釉、白釉及綠釉居多,具有濃烈的契丹民族氣勢。
穿帶壺――壺的一種式樣。小口,短頸,橢圓腹,器物的下部兩側各有長方形穿孔,與肩部兩側的雙貫耳兩兩相對,能夠穿帶提攜,故名。唐朝已見有,宋至清朝持續燒造,種類有白釉、青釉、紅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