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異能古董商 - 中國曆代古錢幣價格表參考 [二]

中國曆代古錢幣價格表參考 [二][第2頁/共7頁]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8元

大唐通寶隸書小平大樣光背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雙桃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兗”8元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唐朝2元肅宗乾元元年始鑄之虛值大錢,一當十與開元錢並行,前期減嚴峻小不一,版彆甚多,背有星、月、祥雲,瑞雀等。當五錢徑2.5厘米,重4克高低,當十錢徑2.9----3厘米,重10克高低。

順天元寶隸書折十背月星500元

直百中小型3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十大樣光背30000元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合背150元五代後周世宗柴榮於顯德二年廢天下梵刹,毀銅像鑄,周元通寶仿唐於元,製作精彩,徑2.4--2.5厘米,重3.5----3.7克,錢文四字為八分隸書,背多星月紋,佈於穿孔高低擺佈,亦有合背錢,官方廣傳此錢可治難產等症,故甚為白叟愛好,以元字右挑為貴。.

唐國通寶篆書折十光背2200元南唐李景交泰年間鑄。大小三等,錢文篆書,隸,真三體,小平徑2.5厘米,重4克折二徑2.65厘米,重5克,當五徑3.2厘米,重9克擺佈,傳世以小平最多。.

稱呼書體幣型特性代價筆墨申明

五代十國期間社會的分裂和政權的頻繁更替,使貨幣暢通再度陷於混亂。北方的梁、唐、晉、漢、諸朝,因銅資本貧乏,新錢鑄量未幾,但製作讓究,並明令製止鐵、鉛錢的暢通。後周世宗時的梵刹銅材鑄行“周元通寶”,錢質與鑄量均居五代之冠。南邊十國鑄幣量大,類雜,南唐、前蜀、後蜀、特彆如此。楚、南漢曾鑄鉛、鐵錢、蜀錢鐵錢。南唐的唐國通寶錢、蜀的大蜀通寶錢和齊的大齊通寶錢的行用表白,以國號鑄於錢上,成為一時的民風。錢文篆隸兩種書體並行,則為南唐所初創。五代十國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光背4元

天德重寶隸書折十光背35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三雲1800元

天漢元寶隸書小平背月40元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重輪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3元

乾封泉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天”50000元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瑞雀1100元

永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20000元十國蜀王建永平元年鑄,錢文隸書旋讀光背,永平二字已近真書,徑2.3厘米,重3克擺佈,傳世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