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等來的人[第2頁/共3頁]
轉過一天,天氣放晴,元辰出去處江夏告彆,籌辦出發回京。
悠悠散散將姑蘇城裡裡外外、水路冷巷子,都逛了遍。著名的大酒樓、小食肆,乃至隱在某些冷巷子裡的蒼蠅館子,挑擔子推車子的活動小攤兒,也被江夏和孩子們都嚐遍以後,夏季本就蕭瑟的風景也看夠了。
臨出門前,江夏也曾問過芮娘,芮娘隻說要過年了,彆苑裡的事件多,莊子上也要上來報賬,還要年禮來往,事情太多分不開身,江夏也就作罷。
江夏帶著孩子們日夜趕路,隔天晌中午分,終究到了惠山縣。
第二日向晚時分,天下起了細雪,未幾時有動靜傳來:元辰少爺去了園子賞臘梅,折了一枝極好的臘梅花,恰趕上芮娘同去賞梅,也不知兩人說了甚麼,元辰就將那枝梅花送與了芮娘。
江夏立即叫船孃停船泊岸,讓長貴上船來。長貴喘得短長,好一會兒才平複些,趕緊低聲向江夏回話:“夫人,爺讓您和公子女人們先去,他稍候就來。”
大人孩子的興趣卻不散,因而,七嘴八舌遊說、鼓動著江夏,分開姑蘇往彆處去逛呢,江夏一向在等的人,這一天也終究到了。
他辭了去以後,芮娘纔過來存候。
幸虧,船孃和侍從們去請人的時候,都考量的比較全麵,不會把那些亂七八糟的人請上船。那些人已上船,瞥見大大小小一船籮卜頭兒,也就收斂了,撿著些逗趣滑稽的曲子、詞兒說一說唱一唱,哄得大人孩子一陣高興,就能得很多賞銀下去,不過是逗著一起樂哈歡暢,他們這些人最擅察言觀色,這些眼色應變還是有的。
芮娘臉頰一紅,垂了低頭,方纔回道:“恰是呢。……昨兒芮娘就想去看看那臘梅可曾開了,冇想到趕上元辰少爺,他正折了一枝梅花,籌辦來貢獻夫人。還是芮娘說夫人並不喜折梅插瓶,他才曉得……那梅花折也折了,就順手給了芮娘。”
不過,摸索的成果並不明白,江夏也不再詰問,隻將考慮了多日的名單交給賀佩娘。
一樣,江夏對芮孃的印象不錯,這個女孩子一樣出身難堪,母親也不頂事,倒是她本身自強自主的,不肯頹廢不說,心性也不錯,冇故意存憤懣甚麼的。
惠山縣,姑蘇不到三百裡,距無錫不過百裡,乃是無錫城兩縣之一。魚米之鄉、富庶之地。又有幾座書院聞名遐邇,申明遠播。還是蘇繡、泥塑、漆器、牙雕、微雕、玉雕、木雕……市道繁華、埠頭繁忙,看一看街麵上那林立的鋪麵、隨風飄搖的幌子就能窺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