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依然女生呀呀嘿 - 杜鵑*不如歸去

杜鵑*不如歸去[第2頁/共3頁]

卻亦占有我鄉愁的一部分。

在潯陽獄中,逢崔渙宣慰江南,采集人才,李白當即上詩求救,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值得光榮的是,駐軍潯陽的禦史中丞宋若思甚愛李白才情,將李白從獄中挽救出來後。又召李白入幕。李白在宋若思幕下極受正視,並以宋若思之名義再次向朝廷自薦,但願再度受用。可自薦不但冇有獲得任用,反而再度連累於永王舊案。被朝廷耐久放逐夜郎(今貴州境內)。

在畫上,華岩題字:春穀鳥邊風漸軟,杜鵑花上雨初乾。留有“離垢”白文印,落款為“新羅隱士寫於解弢館”。

杜鵑花,峨眉山佛家稱為桫欏花,據佛經《阿含經》說,釋迦牟尼初期成佛的毗舍婆,就是在這類桫欏花下悟道而成的。

但是,放逐之前,他的萍蹤踏遍大江南北。無官一身輕,喝酒吃苦,賦詩抒懷,那是東風般的遊曆。放逐以後,他雖仍然行跡於東南一帶,偶寄於人籬之下,但已是斷梗流落,秋葉般無依……期間,他來回於宣城與金陵舊地達兩年之久,以才情依報酬生。可謂老景寬裕,風月苦楚。

子規。即杜鵑鳥,又成杜宇,子鵑,俗稱布穀。李時珍曾有言:“杜鵑出蜀中,今南邊亦有之,裝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達旦,鳴必向北,至夏尤甚,日夜不止,其聲哀切。田家候之,以興稼穡。惟食蟲蠹,不能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則藏蟄。”

世事多麼難以預感,昔日豪情天縱如他,亦忍不住黯然悲歎:夜郎萬裡道,西上令人老。

“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除此以外,巴蜀一帶另有一個“望帝啼鵑”的傳說。

杜鵑在我們故鄉稱映山紅。很喜慶的名字。不淒厲,不病弱,冇有一絲的不詳與隔閡之感。

血紅血紅的色采,在瀲灩春陽裡收回光芒。能刺痛墨客的眼睛。浪蕩了平生的李白,在東風中迷離起大哥又通俗的雙目,任憑那顆飽經滄桑的內心,被影象中的一聲子打算開豁口,黏稠而啞忍的鄉愁噴湧而出,在血他的液中汩汩流出聲響。

宣城又見杜鵑花。每年的春三月,子規仍然日夜鳴叫,不如歸去,不如歸去……他是真的歸去了,醉醺醺地循著子規的叫聲,循著杜鵑的花香,攜著一縷詩魂,去了他的故鄉——巴蜀。那邊的杜鵑,開成了陸地……天府一樣。

故鄉後山有大片映山紅。腐敗後,花會儘情地開起來。它們是山林中的小矮子,生在半人高的灌木叢裡,一簇簇的,開著紅豔豔的花,色彩極其歡騰。童年之時,花開的季候,孩子們都會上山去采摘,彷彿一場山村裡的嘉會。阿誰時候隻曉得映山紅煞是都雅,采著好玩,花還能夠吃,常常就著花枝一塞一滿嘴,再咧著嘴笑。現在想想,那也算是用舌尖的酸甜,安撫餬口的清簡,隻是在阿誰年紀,不曉得甚麼叫悲切,甚麼是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