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向息王妃討個主意[第1頁/共3頁]
李沐陳述著,早已神遊太虛了。
他已經猜想到此中必有蹊蹺,可題目在於冇有證據。
說實話,就算換掉長孫無忌,誰能包管換上來的人能比長孫無忌用起來更順手?
明天廷議的關頭議題,就是有關江南各州遭受水災的賑災事件。
蘇定方、李師等人被李沐的話驚呆了。
……。
常綠雲一一應下,紅著眼與李沐告彆。
以是,不管是之前金光門事件,還是現在的沉船事件。李世民從冇有真正一棍子打死長孫無忌的動機。
兩天後,李沐送常綠雲乘船回京。
長孫無忌此時出列奏道:“臣覺得,若短時候內河道不能疏浚,不如改走陸路,如此也可從南往北停止賑災。”
可李世民本日要追責的是,為何二十天疇昔了,賑災糧還冇太長江。
他太馳念阿誰“淡妝濃抹總適宜”的西湖了。
“說。”
李世民的眼中閃過一絲怒意。
“臣拜見息王妃。”
李家莊本日起不得直接與杭州聯絡,一應事件都須通過狼牙衛通報。
“你與李家莊的目標太大,一舉一動恐怕都在故意人的眼裡,如果你此時派人押送糧食南下,估計半路必有人反對。”
“李沂,此來何為何事?”
這清楚是有人在背後搞鬼。
就在李沐與眾將在山頂上安排軍務、瞻望將來的時候。
長安城內東西兩市一夜之間,糧商都開端漲價。
“為何不令沿江各州派人疏浚河道?”
……。
“殿下。”
李家莊內,李沂傷透了腦筋。
鄭觀音看了一眼李沂,心道此子倒是與李沐真有情義。
李世民連都不看,扔在了地上。
蘇定方、李師等人目瞪口呆,方纔不是還在指導方遒嗎?
“國法?”鄭觀音聞言不經意地收回一聲嘲笑,這人間有國法嗎?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大運河宋州段和宿州段俄然沉船堵塞航道,這事說破大天去,也冇人信賴會冇人在此中作梗。
袁仁國將奏摺轉遞給李世民。
李世民氣中格登一下,他不是傻子,如許的事情說是偶合都冇人信。
“是。”
房玄齡道:“不成。如果改走陸路,糧食卸船裝車費時耗力不說,千裡陸路的糜費更多,到時估計能到哀鴻手中的糧食不敷六成。”
“一年?不,按現在民夫的增加速率,我想半年就夠了,到時,我還要將這個錢塘湖挖深、疏浚一番,讓它成為真正的本地湖。”
李沐抹了把臉,道:“幸虧溝渠不久就會修完,到時可包管錢塘府下半年的收成。彆的,我已派孫福北上新羅,想必多少也會有糧運來。以是,先抗過這一段艱钜再說吧。”
李世民見久久無人答覆,大怒道:“是誰主管賑災之事,站出來答覆朕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