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白紵舞[第2頁/共3頁]
陽筠隻覺席上世人大多好笑,連本身彷彿也很好笑。她悄悄拈了粒葡萄,入口竟應了“葡萄”其名,莫名有幾分醉意。殿中此時奏的是《四時白紵歌》,有歌姬在一旁和唱,聲音委宛清麗,很有些纏綿的味道。
陽筠不由腹誹,本身“通樂律擅跳舞”是真,卻不是甚麼功德,至於詩書畫不過是在女子中較為凸起。但那針黹女工她隻學了一星半點,到現在恐怕也僅能補綴個粗布衣裳,常日裡練習針黹而繡的那些帕子也都是本身偷著用,從不敢讓彆人瞧見的。陽曦這麼說,一是堵一堵高氏的嘴巴,又可抵消高氏所言,二來則是明擺著要提聯婚的話。
舞畢,司膳寺人稟了一聲,得陽曦表示後便當即安排傳菜,自有侍女上前撤下生果,擺放碗箸,接著十個內侍魚貫而入,身後都跟著一個侍女。內侍們手上端著五瓣梅花向心攢盒,彆離走到大家案前,將蓋子悄悄揭開,再由跟著的侍女端上。
內侍退下後侍女伏背屈膝,低頭仍立在幾案邊。不一會兒,又有一批十個內侍提著竹製雕百花食盒出去,到各席前站定,由方纔留下的侍女上前翻開盒蓋,取出四涼四熱小小八碟菜並一盅湯置於案幾上,便與內侍一齊退下。
“要依妾身說,國主本日宴客的歌舞並不是高陽國最好的。”高氏俄然開口。
陽曦讓了魏國主周道昭,周道昭天然推讓,二人稱兄道弟起來,相互謙讓幾番,還是陽曦先夾了一顆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釀著糯米的梨球吃了,世人方纔舉箸。
“朱光光明照才子,含情送意遙相親。”
兄弟二人均未訂婚,因魏國所圖大事,連議親都冇個動靜。周編年十有三,周繹與陽筠一樣纔剛十一,按著挨次,如何也該是世子先訂婚,何況又是聯婚的功德。
大師細看去,那湯是罐悶魚唇,四涼彆離是吉利快意卷、喜鵲登梅、五香仔鴿、雕花豆腐,四熱乃是清蒸瑤柱、腰果鹿丁、珍珠魚丸、雞汁蹄筋。攢盒五瓣各一樣點心,彆離是水晶玫瑰糕、酒糟糯米釀甜梨、杏仁佛手、茉莉甜糕和雙色豆糕。
陽枍早被乳孃抱了歸去,有侍女上前給高氏斟了一杯桃花酒,高氏端起來啜了一口,笑吟吟地看著場上的歌舞和本身的後代,俄然瞥見陽筠略有些鎮靜和入迷,又見陽筱隻顧著吃果子,一時候隻覺酒的味道也變了似的,彷彿美酒玉液普通苦澀,忍不住一口飲下,又讓侍女斟了一杯。
但是對方若不接話,本身豈不顏麵掃地?
此言正中陽曦下懷,他一麵笑著答允,一麵親身起家為周道昭斟酒,笑得非常暢意。不知如何,陽筠內心有些難過。
待歌姬唱到秋、冬、夜三闕,陽筠愈發心虛了,乾脆隻去看環翠反射出的流光,研討舞姬的步法,不再抬眼看舞姿。心虛的不止她一個,殿上稀有人此時都心虛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