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2頁/共3頁]
好歹前頭另有寧王當著。
難怪他至今未娶,等閒之人怕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罷。
翌日,估摸著蕭長經已入了臨水城,早遞了摺子求見武承肅,周繹纔將蕭長經前來互助的事奉告魏軍將領們。
周繹天然不受。
但是親兵喚了好久也冇聞聲有人答覆,翻開簾子往裡瞧時,才發明那蕭長經並不在帳內。
陽筠抿了抿嘴,眸子黯了下來。
“可也就是到了現在妾身才終究明白,統統籌算都是無用,誰曉得老天願不肯意給你這條前程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武存瑄跟著當真念。
且不說周道昭與沈夫人容不下她,便是現現在的武承肅,看她也是各式的不紮眼。
畢竟魏軍真要攻城,也要先攻陷京畿一帶,確切不消急著閉門封城。
陽筠也不說話,纔剛坐下便拿起茶盅來,彷彿要喝茶。
梁國與魏邦交好,這事大師多少曉得一些,加上總有人傳聞過蕭長經的“事蹟”,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不過才半個時候的工夫,武承肅與蕭長經還冇結束客氣時,宮裡便人儘皆知了。
“茶涼了,讓她們換了熱的再喝。”段氏說著,將武存瑄又遞給芙蕖,本身則親身疇昔奪了陽筠手中的杯子。
“聽守著朱紫營帳的衛兵說,朱紫臨走前留下一句話給二公子。”親兵跪地稟告。
二人說了好久的話,直到夜深方各自歇下。
“文遠君乃是人傑,更是周繹長輩,繹不敢受此大禮。”
竟像是陽筠與他有仇,非要拿幾個陪嫁泄氣普通。
蕭長經就這麼騎著馬一起到了皇宮門口。
怎料蕭長經對峙要拜。
“蕭文遠是如何的人,娘娘也聽到過。他這時候過來,清楚是要幫著魏國了。隻不知陛下會作何反應,妾身想早些籌算籌算,竟也不能的。”
姚氏當真通透麼?
有人卻悄悄罵梁國落井下石,直言蕭長經不是個好東西。
周繹謙道:“此話言之尚早。所幸有文遠君在,燕國毀滅,也是指日可待之事了。”
眾將聽了無不歡樂鼓勵,彷彿明日他們便要勝了普通。
說來也是奇特,不知武承肅為何俄然就不待見陽筠,連她身邊的人也被他找藉口一個個打死了。
周繹開朗一笑,果然非論輩分,執了蕭長經的手道:“能得文遠君效力,繹愧不敢當。何如情勢緊急,百姓又實在不幸,隻得勞文遠君走這一遭。不管成敗,文遠君為百姓涉險之功,跋千裡伯助之情,繹必銘記於心,終吾平生不敢或忘。”
固然魏軍冇攻城,可京畿一帶能跑的人早都跑了,餘下的不是老弱婦孺,就是趁火打劫的地痞惡棍,若非他有要事在身,真怕耐不住脾氣,早提著劍“路見不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