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姻謀天下 - 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

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1頁/共3頁]

蕭長經點頭而笑,俄然反問了一句:

武承肅略想了想,不緊不慢道:

“現在燕皇固而不降,請皇叔以戰,輕一城之民,則又不如彼吳王、秦皇了。”

“敢問文遠君,若朕昭告天下,讓出這皇位,魏國將如何安設武氏一族?”

武承肅倒不怕,這蕭長經不過是個文士,雖有君子之名,倒是個不執劍君子。蕭長經的兵刃,不過是那張能將活人說死的嘴。他將人悉數遣下,並不是因他用心托大,而僅僅是為了聽蕭長經說些甚麼罷了。

蕭長經見他不似要懺悔的模樣,想是有事要求周繹,隻不美意義開口罷了。

“人來犯我,為何不戰?”武承肅語氣平平,聽不出一絲怒意。

“有話直說罷了。”武承肅淡淡道。

擬完旨,武承肅轉頭,伸手撫了撫龍椅,安靜地對蕭長經道:

武承肅笑著點頭。

連丁鑫都被他遣了出去。

這番事理他曉得,隻是被周道昭一起算計,當真是家破人亡了,武承肅心中不免有恨。

雖周道昭心機凶險、手腕暴虐,能差遣良才乃至萬民為其所用,便是他的好處。

反觀魏國,周道昭與其父運營這些年,卻堆集到本日這般富強,何嘗不是治國有道呢?

可蕭長經並不非常在乎——他本日儘管壓服武承肅,至於武承肅動不起火,會不會殺他而後快,蕭長經實在不甚在乎。

“策畫經年,累計數輩,終究等來良機,先毒而食其子,後決而曝其短,攪民氣、激民憤,如此大費周章,怎肯等閒放棄?”

如此確切更好。

說到底,魏國又有何辜?好端端的一個國度,就那麼被燕國攻破,成為屬國、年年進貢不說,還時候被先皇顧忌,隔一段時候就要摸索一番,稍有抵擋怕就要遭殃。

“犯燕者遠千裡而來,不辭辛苦,不畏寒熱,不計死生,又是為何?”蕭長經又道。

且他也管不了那麼很多。

“可惜,可惜!燕皇隻看其表,竟不知內裡究竟如何,也是孤負了這天下人給的賢君名聲了!”

“若天子愛民,百姓安居,誰敢有怨?君主賢聖,諸侯長治,孰願揭竿?

武承肅還是不見一點起火,看他的態度,竟彷彿是與蕭長經論道普通。

固然是窮兵黷武、勞民傷財之故。

丁鑫與幾個親信侍衛本不肯出去,何如武承肅勒令,隻得懸著心一個個退了下去。

這讓武承肅愈發認定他是來勸降的。

“倘有賢人治國,必有賢臣輔之,當可令天下定,百業興。如此,則國泰而民安,兵戈停止,殘暴亦平……”

如許的人,確切也配做這個天下之主。

“且慢!”武承肅開口禁止。

這令蕭長經不解。

武承肅心說此人公然聰明,隻不知為何要為周道昭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