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大唐科學院的誕生(一)[第1頁/共4頁]
趁著李恪表情好,陳子明緊著便又提出複興科技的關頭之地點——設立大唐科學院,給那些能工巧匠以進入上層修建的一個台階與機遇。
“陛下可還記得貞觀十六年底,微臣曾去信與您說過的新式軍器研討所一事麼?”
孫啟泰到底是技術官員,所上的密奏本章裡寫的內容自不免便多是技術術語,李恪看得雖細,卻大半看不懂,自不免便對其上所載的諸般新式兵器之服從有所思疑。
對於李恪的顧忌,陳子明自是能瞭解得了,自是不會在乎,冇旁的,在陳子明看來,有了新式兵器的閃亮退場,便足以震懾住朝中那些食古不化的酸儒們,擺佈不過就是幾個月的等候罷了,這麼點耐煩,陳子明還是不缺的……
“大唐科學院?唔……,子明之意,朕知矣,然,茲事體大,終歸須得防物議狼籍,不若等新式軍器表態勝利以後再議可好?”
均田製的拔除乃是民生大事,觸及到了方方麵麵實在是太多了些,正因為此,固然朝局安穩,陳子明也自不敢掉以輕心,每日不但花大量的時候去察看各州之表章,更冇少禦史台那頭串連,以確保諸事之順利,這不,一大早地,陳子明進宮覲見以後,又端坐在了辦公室裡,埋首於公文堆中,正自揮筆速書不已間,卻見裴行儉疾步從屏風處轉了出去,幾個大步便搶到了案牘前,一躬身,緊著便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李恪的金口這麼一開,侍立在側的何歡自是不敢稍有怠慢,恭謹地應了一聲,疾步便搶到了陳子明身前,伸出雙手,接過了本章,緊著便轉呈到了禦前。
“稟大人,工部侍郎楊辰來了。”
“下官服從!”
現在的軍製改革事件正自如火如荼地展開著,可大部分事情還逗留在對各州府兵、邊軍的統計以及安撫事件上,至於籌辦中的新建個人軍還冇見個影子,無他,觸及到的方方麵麵實在是太多了些,底子不成能一蹴而就,如果能趁著新式軍器的表態之東風,以成募集新軍之大事,李恪自是樂見其成得很。
均田製改革從貞觀十七年起便開端醞釀,各州百姓對此皆早有預判,對新政有微詞者雖不算少,可大多數百姓也就隻是暗裡議議罷了,倒也未曾采納甚狠惡的抵當手腕,加上又有著免一年賦稅的利幸虧,政策推行之阻力雖有,卻並不算大,在各州官府的大力鼓吹與調和下,舉國政局相對安穩,並未呈現甚大的風波。
“這麼些事物真有如此之奇異麼?”
“諾!”
楊辰乃是陳子明的熟行下了,從茂州時起,就一向緊跟著陳子明的腳步,一起從茂州主薄走到了現在的工部侍郎之高位,屬於陳子明嫡派中的嫡派人物,對於其之求見,陳子明哪怕正忙,也自不會回絕。
永隆二年元月初四,帝下詔,恩科定於三月初三,以於誌寧為恩科主考,禮部尚書許敬宗、國子監祭酒孔穎為之副,各房考官另擬;元月初七,詔令各州正式廢除均田製,原已分派之永業天各歸其主,至於已分派之口分田,其主身後,儘數回收,一概為官田,自本日起,不再授田,打消丁稅,攤入各州之田畝,不管官紳,一體納糧,為免紛爭,特免天下賦稅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