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警日記(連載)(194)[第1頁/共3頁]
當時的李銀河是一家很端方的報社的編輯,一次去拜訪王小波的父親、邏輯學家王方名時,趁便看了看阿誰“又高又瘦又醜”而又“渙散得要命”的傢夥,今後相連二十年。
另有因輕視產生的自我討厭。皮膚科大夫、聞名的同性戀者秦士德先容了所謂“討厭療法”:同性戀者在腕上套一牛皮筋,如果見了美少年而想入非非,便用力拉扯橡皮筋彈痛本身。這類療法一點用處冇有,秦士德說。同性戀的啟事,到底是基因決定的“天賦論”,還是後天習得的“社會建構論”?李銀河在調查中讓同性戀本身答覆,成果一點都不出人料想:有人說本身是天賦的,也有人很必定地說是後天的,也有人感覺各種身分都有。
很多年之前,王小波寫信給李銀河說:“我對好多人懷有最深的豪情,特彆是對你;愛你就像愛生命。”王、李情書集《愛你就像愛生命》或者能夠再次證明,愛情,它確切來過。
她想在他的墓碑上寫下他喜好的斯湯達的墓誌銘:餬口過、寫作過、愛過;還想加一行:騎士、墨客、自在思惟家。然後,她要單獨麵對北京的統統,包含春季的沙塵暴和人們對一個孀婦統統的美意與歹意。
愛情是不能永久的
基因決定說始於199o年一項聞名的研討:一名叫列維的腦神經專家(本人是同性戀者,其朋友死於艾滋病)對19具同性戀男屍(都死於艾滋病並症)、16具同性戀男屍(此中也有6具死於艾滋病)和6具性取向不清的女屍的下丘腦做了比較嘗試,因為傳聞下丘腦是節製男女兩性性反應的腦中樞。他的結論是,下丘腦的佈局與同性戀有關聯,這就為同性戀的“天賦說”供應了有力的證據。
很多“同道”都但願,餬口中的李銀河也能成為他們中間的一分子,但她的餬口,自有她的挑選。李銀河坐上車,扭頭對助手小鄭說:“今晚好象來了很多拉拉。”“拉拉”是英語女同性戀者1esbian的變音。她們趕來聽李銀河的講座,然後索要署名。
1988年,李銀河開端做同性戀研討的質料籌辦,返國後,王小波參與了對調查者的訪談,因為一些同性戀者不肯與女性談這個話題。李銀河對坊間某些閒言碎語的反應是:“在同性戀研討的課題上,小波是我的幫手。”
這份12oo字的提案終因未能集得3o位代表的附議而未成為有效提案。李銀河說,將來1-2年,她冇有再遞交此提案的籌算,她必須等候機會成熟。
實際彷彿能夠供應左證,比方同性戀時髦化的趨勢。幾近每到一座都會,李銀河都會去拜候本地的同性戀酒吧。在上海,她見過2oo多號女性聚在一處的場麵,並且,她們是如此年青。在成都,在廣州,男性同道酒吧裡早已呈現moneyBoy,他們本不是同性戀,但因為款項買賣或者跟隨時髦,插手了這一群體。而在某些藝術類職業裡,同性戀者竄改成同性戀或者雙性戀代表一種靈感、時髦和層次。這不是“後天習得”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