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篆香[第1頁/共4頁]

這個設法也是偶爾得來。某夜蕙羅臨睡前取水盥洗,髮簪俄然鬆脫,墜入水缸,蕙羅遂秉燭探看,燭淚滴入缸中,構成薄薄的一個圓片,浮於水麵。蕙羅怔怔地看了一會兒,回身取了一小撮香粉悄悄置於小圓片上,圓片還是漂泊,並不落水。

趙佶很有興趣地問:“杏花香味淡,合香不好擬,你是如何分解的?”

此次趙佶命梅玉兒先揭示香品。梅玉兒備好東西,安閒壓香灰、填香篆、壓香粉,隨後判定起篆,篆紋清楚無散粉。圓形篆紋稍大,直徑約五寸,分四格,按春夏秋冬為序,每格中篆紋閃現的是一當季花草,彆離為杏花、薔薇、桂花和梅花,線條繁複盤曲,描畫花葉頗詳確。

打篆以後蕙羅手勢輕緩地取蠟片,謹慎翼翼地托著,安排於水盂水麵之上。這環節她練過很多次,故蠟片托著篆香安穩漂泊,無一滴水灑落浸潤於香灰或香粉上。

鄭瀅也問過蕙羅是否需求幫忙製作香篆,蕙羅卻回絕了。鄭瀅質疑道:“不製新香篆,如何故形狀取勝?”

蕙羅先捧了一個影青瓷水盂置於庭中香幾上,水盂中一汪淨水,養著一尾小小的錦鯉。

蕙羅稱是,用香箸點了點蜂蜜玄蔘末,然後鬨動捲菸,在空中寫了四個字:天水盈月。

趙佶點頭,讓梅玉兒撤下香品,再命蕙羅揭示其篆香。

趙佶又問:“加杏仁末可助增杏花香?”

趙佶問蕙羅:“為何寫這幾個字?”

蕙羅遐想起水上浮,頓時想到,或者能夠把香灰和篆香置於更大的蠟片上,浮於水麵,若能如常焚香,那便成了獨一無二的水浮篆香了,與之相較,純真紋路上的設想倒算不得最大的形狀竄改。

(待續)

梅玉兒答道:“對增香有些感化,但更首要的是,加杏仁末以後不易掠起香塵,且輕易脫製成形,凡篆香都能夠用。”

隨後代人接踵又品了品薔薇香和梅花香,也都交口獎飾。

因與鄭瀅曾有嫌隙,梅玉兒不太放心,但也無更好的體例,最後還是將信將疑地把圖紙交給了她。數今後鄭瀅把一山梨木製成的香篆給梅玉兒,公然與圖樣普通無二,且工藝高深,模具做得極其邃密。梅玉兒大喜過望,對鄭瀅連聲伸謝。

這煙縷構成的字在空中久久不散,世人驚奇不已,撫掌稱奇。

蕙羅道:“我有個設法,隻是尚未成形,還須再想想。”

蕙羅如言嘗試,公然如周尚服所說,捲菸構成的字清楚非常,且在空中保持的時候更長。

梅玉兒隨後回到庭中,撲滅篆香,並以輕羅扇緩緩扇動捲菸,使之飄散開來。少頃,趙佶聞到香味,道:“有些像杏花香韻。”

趙佶率先過來,但見篆香漂泊如睡蓮葉,水盂影青,蜂蠟呈半透明的黃色,香灰細白,篆紋清楚,一縷潔白捲菸嫋嫋浮升,於半空回繚繞轉,菸絲不散,微微波光下紅色錦鯉悠然遊戲,於篆香暗影和映入水中的月影之間穿越,氣象如畫。香韻清幽,隨風而至,如有若無,趙佶心絃如被輕撥,忍不住一聲低歎,但覺其間之安逸寧和大有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