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欺[第3頁/共4頁]
葉文心待人走了,又把那信重看一回,讓石桂點了燈,對著燈罩,一眼還冇看完,眼淚就先滾落下來,石桂兀自不解:“女人如何了,原不是盼著來信,如何送了信來,反倒落淚。”
院子裡頭擺出長案六合桌,給六合上密供,香婆蘋果糖煎年糕,廚房裡拌得十三樣十錦菜,再有豬肉饅頭,石榴果元寶蛋,五彩的天官賜福馬紮出來供上,擺上香燭線香筒再加一個香爐,攢心盒裡盛上五穀,求來年家屬暢旺。
石桂看一回便笑了:“女人養在深閨,這些自不曉得,人道本善還是本惡,兩個賢人都冇吵出成果來,那裡是我們能一言蔽之的。”
年裡事多,葉家端莊的主子在,便也跟揚州普通過年,撣塵掃屋刷牆的活計是葉家回金陵之前就已包辦好的,省卻這一樁,旁的卻不能省,剪窗花拌年菜做灶糖,供著祖宗牌位的祠堂也得重新再灑掃一回,把裡頭的祭器請出來。
石桂把信收起來,疊好了又收進葉文心的寶匣當中:“女人,也不必太悲傷了。”
石桂給她端上點心,葉文心喝一口三清茶,指一指書冊:“那裡能想到,會這很多冤事呢。”這個寫話本子的呂仙,自跟著當過師爺,見地了白塔記中人間慘案以後,便發憤遊山訪水,把這些無人曉得的事,都用一隻條記下來,傳播給世人曉得。
可裴姑姑是在一宮裡服侍過皇後孃孃的人,深知她的脾氣,葉家女人進了宮,最多得些犒賞,想謀高位是再不能夠的。
一麵說一麵給了石桂一隻金打的花簪:“你這會兒還用不上,等年紀長了,天然就用得上了。”過個三四年再戴,誰也不會曉得是馮嬤嬤給的。
店家看她丫環打扮倒笑一聲:“如果不急,過了正月再來,那會兒皮子的價就降了,總歸是塊兔子毛,本也賣不出價去。”
她本來是帶著露水的嫩竹,此時麵上似敷了一層冰霜,本來眉眼溫潤似氤氳著霧氣,此時似好似那一團霧氣都凝成了冰,抬眉動眼便顯得鋒利起來。
石桂捏了錢跑出去,尋著書肆挑著買了,《白塔記》是呂仙的成名作,他的新話本子也一樣好賣,書肆的伴計拿了幾本,石桂便挨牆挑,大抵翻過一回,看著詞采清麗的才挑出來,粗粗一翻冇有旁的,捲起來塞到衣袖裡。
石桂每天關在院裡,竟把年裡要漲價的事兒給忘了,到底在店裡買了些絲絛彩繩,又買了素白帕子歸去繡花用,零零總總花了百來個錢。
自打落地起,葉家兩個隻怕就冇自個兒穿過大衣裳,裴姑姑點點頭:“也隻出來頭一個兩月裡還須自個兒辦理,越是今後,服侍的人越是多,開春衣裳厚,女人可不能穿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