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密議[第1頁/共3頁]
另有幾人,都是遼陽和瀋陽過來的世家大族的主事人或是代表人物,此中瀋陽張家是赫赫馳名的大皮貨販子,發財已經好幾十年,盧家和楊家也是馳名的販子大世家,這些家屬和各地的衛所和營兵將領都有來往,要緊的是,遼東的大販子想要發財,擺佈就是離不開皮貨和人蔘,每次寬甸和撫順關開關,大明這邊一買就是幾萬幾十萬的皮貨,皮貨代價最貴的不過幾兩銀子,運到關內,一張最不值錢的鹿皮就值五兩銀子,貂皮狐狸皮就更貴了,人蔘也是好貨色,各地的需求量很大,當時的人蔘產地和皮貨供貨都是把持在女真人手裡,這些販子都是和女真人打多了交道的,這幾個大師族,和女真那邊的乾係都非常密切,而本日要商討的,便是與他們身家性命都非常相乾的大事。
話題一到經略要來,劉遇節便非常驚駭,當下介麵道:“熊或人手辣的很,依我看我們這買賣還是臨時停停吧。”
王文鼎遼東的老將門世家出身,薩爾滸一戰逃生的將領之一。那一戰四路皆敗,明軍滅亡好幾個總兵,千總以上軍官戰死三百多人,淺顯兵士滅亡近五萬人,幾十年後沿寬甸山路還能發明成堆的白骨,戰事之慘烈,叫人思之扼腕。而此人避戰逃生,厥後在鐵嶺當遊擊,又是率部先逃,雖未曾降敵,也是實足可愛。
另有《火龍經》如許的講火器的冊本,不但是筆墨,還配著丹青,看起來很便利。
傍晚時分,幾騎塘馬從遼陽方向過來,他們帶來了最新的動靜:新任經略熊廷弼已顛末端牛莊驛,將在明日到達遼陽。
除了兵法,便是史乘,看的最多的是資治通鑒,之前韓旭看這書隻是以史鑒今,本日卻儘力看那些字裡行間的機謀和政爭。
現在奉集堡到瀋陽一帶,另有撫順關一線均是由新勇營賣力守邊哨探,將領的仆人親騎等閒不會出動,在坐的都是大販子,籌議的事情就是和後金這個存亡大敵持續做買賣,這邊偷賣糧食藥材生鐵疇昔,往那邊買東珠人蔘毛皮等物,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哪怕是後金殺人如麻,這邊的世家和販子們仍然不肯放棄這般大利,國難當頭,對這些人來講是底子無所謂的事情了。
大摞的書擺在東屋,碼起來有大半人高,韓旭每晚點著油燈,夜讀不綴。
王大勇回聲而至,私室密議,他還是穿戴六品武官袍服,看起來還很象個模樣。聽得王文鼎號召,在門口侍立的王大勇從速走過來,也不顧本身武官身份,向統統人都是叉手一禮。
“為何要停?”說話的張儒亭是瀋陽張家的人,家裡有幾個當官的,張儒亭本身本人是個舉人,做過一任大挑知縣,說話底氣很壯,當下就頂歸去道:“隻要事情做的隱蔽,熊廷弼能帶多少人過來?他有三頭六臂,還是有千裡眼,順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