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昭餘祁[第1頁/共3頁]
明月歎了口氣:“真是可惜。”
“彆的,太原之地,又稱大鹵,意為鹵鹽之地。昭餘祁本來要更大,現在周邊已乾枯了很多小澤,湖底被太陽一曬,便有鹽鹵生出。二十年前,秦軍還未占據茲氏、鄔縣時,這昭餘祁周邊,就有幾處太原郡設置的鹽官,每年可得上百鐘,雖未幾,卻足以讓晉陽城鹽鹵自足,可惜烽火涉及,加上厥後盜賊橫行,鹽官就燒燬了……”
昭勃說到情深處,已是聲淚俱下,這些細節,明月尚不曉得,心中微微一驚:“盜賊之患如此嚴峻,祁縣官府冇有管麼?”
本來,相傳數千年前,這太原盆地裡一片汪洋,幾近冇有陸地,多虧大禹劈開了南端的靈石口,暴露湖底,使池沼變成了平坦的沃野,而剩下的湖水就收縮到了祁縣、茲氏、鄔縣一帶,被稱之為昭餘祁。這個湖在兩千年後是見不到了,可在當下,倒是一片煙波浩渺,周遭兩百裡皆是綠油油的湖水,甚是壯觀,與雲夢、太湖一起並列天下九澤之一。
春秋戰國時,齊國最早實施鹽鐵官營,秦於商鞅變法後也設置了鹽官,趙國在趙武靈王時緊隨厥後,一樣在太原設鹽官,“顓(專)川澤之利,管山林之饒”,實施食鹽官營,昭餘祁周邊的乾枯湖澤恰是鹽鹵最多的地區,雖遠遠比不上河東的解池,可也能勉強滿足趙國太原郡的用鹽需求。
說到這裡,祁琨坐不住了,趕緊嚮明月解釋道:“公子且聽我說,祁縣又不止有水匪,另有謁戾山的山賊。那些山賊是一夥從河東流竄來的魏國逃兵,占有謁戾山二十年,可比水匪殘暴多了。常常劫奪門路行人,還曾侵犯我家地步,**擄掠無惡不作,祖父和父親將族中壯丁都放在縣南,才勉強抵抗,如果全調給縣尉去剿水匪,南邊的鄉邑、聚落豈不要遭難?”
“好!”
接下來,就是昭勃在明月麵前大讚此湖的敷裕:“昭餘祁中魚鱉蝦蟹極多,公子若得此魚蝦之利,可讓縣中百姓再無饑羸之患。”
但跟著秦軍漸漸蠶食太原郡,很多鹽官就荒廢了,這並非訊息,明月早在來之前就查閱守藏室的檔案體味過。
“西鄉昭餘邑的百姓年年都遭匪患,可縣中豪長、令、尉都盼不上,晉陽城又遙不成及,突聞公子受封祁縣,百姓無不雀躍,都感覺這下有但願了,這才托我來拜見公子,吾等盼公子救濟,如久旱盼甘霖,昭餘祁畔上萬百姓,還望公子救之!”
到這時候,昭勃的目標已昭然若揭,他不是來求官的,而是來求救的!
這便是他挑選祁縣作為封地的啟事之一。
他也清楚,在本地建立聲望,集合祁縣權力的機遇,來了!
稍晚一些的時候,華燈初上,昭勃帶來的那幾條魚已被庖廚做成了鮮美的魚湯,長安君讓他和蔡澤、祁琨同案而坐,一邊喝湯啖魚,一邊將與昭餘祁有關的事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