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私鹽官賣與老將軍[第1頁/共3頁]
團體來看,鄭彩的此次來訪是相稱作功的。
書案上攤開了一本厚厚的冊子,李倧掃了一眼上麵的數量後沉聲問道,“泉愛卿,若依你之奏請,需征發4道5軍總計馬步42營,再加上海軍的6個營,正軍都達1萬3千餘人,還要可支三個月的草料糧秣……對於一小撮明國海盜,未免過分了吧?”
老頭兒身著緋色朝服,胸前繡著黑豹,顯而易見是從三品的武官;玄色璞頭內,滿頭銀絲清楚可見;皺皺巴巴的老臉上也是鬚髮皆白,看不到一絲正色;唯有那雙眸子黑亮通俗,透著股子曆經滄桑的沉著和淡定。
本來大明的鹽引軌製是如許規定的:鹽商需從鹽道衙門支付鹽引,也就是食鹽發賣答應證。然後再從指定的鹽場采辦食鹽,最後販運到指定的地區發賣,這便是所謂的官鹽了。
至於商貿合作方麵,兩邊議定的框架是:仙草捲菸先供應20萬條給鄭家;雪花糖則是1萬斤。後續鄭家賣力為牛島采購甘蔗,按照鄭家采購甘蔗的數量再來定賜與他們的份額;至於玻璃鏡子,楚凡還是秉承豪侈品饑餓營銷的目標。第一批隻給鄭家三十件——這已經讓鄭彩喜出望外了,因為稀缺讓他以為出產玻璃成品是件非常繁難的事情。本覺得楚凡能供應個三五件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誰曉得一下子得了這麼多!
而鄭彩想到的體例是,操縱牛島精鹽和官鹽之間的質量差異,在鹽商買鹽這個環節做文章——隻要能包管鹽場官吏的好處不受損,他們當然情願用質量更好的牛島精鹽替代自家的粗鹽;而鹽商當然更巴不得如此,要曉得,現在市場上精鹽和粗鹽之間的價差但是有七八倍之多!
以是鄭彩在和陳尚仁談妥了兩邊商貿合作的大抵框架後,便急倉促分開了——他還要趕往椛島拜訪李、楊二人,為自家叔父的到訪鋪路。
從鄭彩身上,楚凡感遭到了鄭家真是人才濟濟,如果能把鄭家也綁到東印度公司這條船上,本技藝下的人才荒當能大大減緩。
這支船隊破襤褸爛的,那帆上到處是大小不一的補丁。倒是那裡的船?
他便是此番剿匪雄師的總批示——鹹鏡南道兵馬節製使泉智男了;為了這位63歲的老將,李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個多月的時候,纔算把朝中各派調和好。
看著垂垂遠去的帆影。楚凡心中犯起了嘀咕:他的大婚之期也就兩個月不到了,不曉得鄭芝龍到時候敢不敢來?
不過鄭彩在得知了牛島精鹽那可駭的產量後,也投桃報李地給楚凡供應了一個思路,那便是——私鹽官賣!
想到這裡,李倧耐煩地同泉智男籌議起來,花了好一番口舌終究把出征範圍緊縮到了8千5百人,並且此中另有3千擺佈是那些不知多少年冇摸過槍桿的冗兵;為了賠償大失所望的泉智男,李倧最後把馬隊的數量從300人增加到了800人,這纔算勉強安撫好了這位謹慎過甚的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