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莊生夢蝶,宴無好宴[第1頁/共3頁]
孤身單刀,就敢闖龍城,嘖嘖,這位準嶽父究竟何方崇高?
人群中有人陰陽怪氣地調侃道:“是不想去,還是不敢去呀?”
是以一起來,陳三郎都是能免則免,能避則避。在都城的時候不消說,一曲《水調歌頭》後,要找上門拜訪附帶參議的人不知凡幾,絕大部分都被他推了。現在倒好,考中狀元,衣錦回籍,人家直接堵在半路的嶽陽樓上,算準陳三郎會來此地遊曆,故而擺下宴席等著。
但見一大群人,都作儒士文人打扮,個個手拿摺扇,青衫儒巾,春秋有老有少,前呼後擁地跑上樓來。
說句實話,文壇自命狷介,但內裡的齷蹉事並不比其他行業少。記得在涇縣,陳三郎插手過一趟泛舟詩會,就直接鬨了一場。厥後在南陽學院集會,環境差未幾……到了都城,也曾跟葉藕桐去插手過文鬥……
“嘿,三郎。你怎地不抱個龍女回家?”
陳三郎乾咳一聲:“珺兒,你還不明白我的情意嗎?”
“誰是今科狀元陳道遠?”
陳三郎不由黯然一歎:即使統統是真,可洞庭偌大,如何去尋人?
俗話說“背景吃山,靠水吃水”,洞庭一帶,漁家無數,船隻自是不缺。但即便資格最老,經曆最豐富的漁家,他們對於洞庭湖的熟諳,也不過冰山一角。至於龍君那些,更是傳說級彆的了,無從尋覓。
“三郎,你在這兒何為?剛纔我叫喊了好多聲,都不見你迴應。? ”
陳三郎回想事情起因,垂垂明白過來:幻景,都是幻景……不對,受龍君之邀,赴龍宮宴飲,曆曆在目,根本分不清真偽,莫非那些,也是虛妄不成?
忽而一片嚷嚷聲,非常鼓譟。
“龍君托夢,奔赴龍宮”。該說法確切古來有之,恰是按照說法,厥後不竭漫衍鼓吹,終究成為傳說。個彆的。還被文人雅客改編成小說,刊刻發賣。此中內容,出奇的大同小異。不過顛末藝術加工後。配角常常還娶得龍女歸,幸運完竣。飛黃騰達。
“三郎。究竟產生了甚麼事?”
題目在於,亂世將起,時勢維艱,文人騷客們卻還沉迷此道,在陳三郎看來,毫偶然義。
“道遠兄,彆來無恙!”
又來請宴的,陳三郎頓時有些黑臉。
陳三郎如夢初醒,環顧擺佈,發明本身正呆呆站在側廳廊道上,許珺走過來,滿臉體貼;再看牆上,空空如也,那裡有丹青的陳跡?
許珺雙眼放光,她對於龍君也是聞名已久。存著激烈的獵奇心。
文人相輕,屬於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傳承,所謂“文無第一”,卻又最喜好排資論輩,擺列前後名次。此中起首會以地區為單位,然後到流派單位。文壇中的流派山頭多著呢,林林總總,並且極具排外性。
葉藕桐也過來了,半信半疑道:“道遠,你說得倒玄乎。不過這般說法,古往今來,也曾產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