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輾轉烹茶乃真名士 指點迷津是假病人[第1頁/共10頁]
“騎馬。”
卻說張居正從大書房裡出來乍到花圃,但覺陽光刺眼,幸而花木扶疏濃蔭匝地,尚無熱浪襲人。遊七把他領到花圃右角山牆下——這山牆外乃是東廂樓下的甬道,這裡有一個藤蔓葳蕤的葡萄架。架下磚地上有一個石桌,四隻石凳,是遊園時偶爾憩息之地。現在倚著牆角兒,用木架懸空支了一隻木桶,木桶底有沙濾裝配,此時有水珠排泄,如斷線珍珠。這些水珠又流進一根長約丈餘且鋪了寸把厚烏黑細沙的廣大竹筧,這些經沙過濾後的晶亮水珠,再滴入一隻光亮得發亮的白底青花瓷盆。
“去,這個過場必然要走。”張居正盯視著王篆,目不轉睛地說道,“不過,我猜想,這個王九思,十有八成已經死了,就是冇有死,也活不過三天。”
明天張居正剛從天壽山返來,王篆就登門拜見,張居正心中惦記取那位在天壽山中俄然冒出來的何心隱。便讓王篆刺探:這位何心隱還在不在北京,如果在北京又在乾甚麼?王篆領了這道秘示,馬上就讓部下一班檔頭辦事四周探聽。本日來學士府,恰是要稟告所探到的一些動靜。隻是因為牽來了一頭鹿,倒把閒事兒擱置一邊了,這會兒見張居正主動問及,他趕緊答道:
遊七又急倉促進了前院。一陣風來,吹得一池荷花亂搖,滿池的蛙聲也突然響成一片。表情忐忑不安的張居正感到有些累了,因而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到書房。躺在墊著杏黃軟緞的竹躺椅上閉目養神。矇矓中,他感到跟前站了一小我,一睜眼,又是遊七。
“好茶還須有好水。”
“既要讓貴妃娘娘對勁,又不能把人交給三法司,介東,如果你是馮公公,你會如何做?”
“如果何先生不肯分開呢?”
“啊,”徐爵略一思忖,問,“這個有效嗎?”
張居正不置可否,轉頭看了看蓮池那邊葡萄架下的竹筧。接著問王篆:“我讓你探聽的事兒,可有動靜?”
命人把王篆喊到亭子裡來坐定,張居正不解地問。王篆穿戴麻布官服,渾身高低冒著熱氣。他約莫四十歲掛邊,生得白白淨淨,窄額頭,刀條臉,淺淺的眼眶裡,一雙微微有些發黃的眸子子老是滴溜溜轉個不斷。這會兒見張居正拿話問他,便收了正在搖著的黑骨撒扇,說道:“卑職昨日來看望,聽輔台說兩腿發軟,並且神采也不大好。卑職就想這是因為輔台前些時心憂國事,勞累過分,身材傷了元氣,中暑隻是一個誘因。我便問了京東大藥房的沈郎中,這小我醫術可了不得,太病院一幫太醫,碰到甚麼疑問雜症,也前去找他會診。沈郎中說,人到天命之年,天賦精氣已耗損得差未幾了,乃至腎庫虛竭。這時候如不重視後天保養,百病就會乘虛而入。這期間的保養,應以填精固元為本。沈郎中還說,新奇鹿血最有補元服從。卑職因而就托人買了一隻兩歲的公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