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議時政熱茶酬舊雨 進陋巷首輔慰功臣[第1頁/共8頁]
“啊,這設法很好嘛,”張居正鎮靜地說,“你為何要將它折了?”
“就衝老哥這句話,我敬你一杯!”
“咱不該獲得這名譽……”
“啊?”
兩人在堂屋裡說話時,蒼頭忙進忙出清算行李。他抽暇兒不竭燒了熱茶送來,又往火盆裡加了一些炭。金學曾將李順杯中的殘茶倒掉,重斟了一杯熱茶,自嘲道:
“你說,他們愛甚麼,恨甚麼?”張居正饒有興趣地問。
一席話看似平常,內裡卻藏了轟隆電閃,金學曾彷彿被人抽了幾個耳光,他臉一紅,訕訕言道:
幽人結屋東華頭,
“首輔借何心隱事件,讓皇高低旨期限查禁天下七十五座書院,此中就有山東的兩座。一個月後,天下大多數省分紛繁上奏措置結束,唯獨楊本庵上本但願皇上格外開恩,儲存山東的這兩座書院。”
“肝腦塗地?”張居正淡淡一笑,“學曾你言重了。朝局早已穩定,現在六部九卿大臣中,都可稱是棟梁之才,刺兒頭倒是一個都冇有了。”
張居正一改常日嚴肅,而是自降身份紆尊屈貴來與下官接談。對這非常的禮遇,金學曾既駭怪又感激。他向李順使了一個眼色,言道:
“走甚麼,不穀來看金學曾,也隻是想在他離京之前談淡心,你何不留下來一起聊聊。”
“在清丈地步上,楊大人是首輔最為得力的股肱,在學政的整肅中,他又不能與首輔保持分歧。”
“清丈田畝用的弓。”李順答。
“‘一條鞭’法的實施,老百姓都鼓掌喝采,但也有一點……”
“自奪情以後,首輔是有一些竄改,主如果用人上。疇昔,凡被他免除的官員,不是庸劣無能,就是貪墨懷私,冇有一個是措置錯了的。現在卻分歧,除了贓官庸官照撤不誤外,一些與他政見稍有分歧的樸重官員,也被他尋隙辭退,這是被撤的官。再說被他薦升的官員,疇昔凡經他手汲引的,都是敢作敢為,一心為百姓社稷著想的乾臣循吏。現在卻不儘然,乾臣循吏當然仍能獲得晉升,但一些溜鬚拍馬看菜下飯的官油子,也能獲得重用。最典範的例子,莫過於真定府知府錢普和湖北巡撫陳瑞。”
賦贈故交詩立軸一幅
豹皮郛藏禦墨一匣
“是的。”
“怎不記得,你是萬曆三年從天下七萬掾吏中遴選晉升的十名縣令之一。”張居正言道,“這十名知縣,都在任上做出了政績,除一名縣令回仆人憂守製,一名病死,餘下八名都已升遷,你現任南陽府同知,是不是?”
“就這兩件小事就撤了一個封疆大吏,是不是太太草率?”李順小聲嘀咕。
“這位是誰?”
“如此說來,首輔的用人之策有了一些竄改?”
“你一來就跑來看望金學曾,你曉得他要回客籍守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