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錦幄中君臣論國是 花廳內宰輔和情詩[第1頁/共12頁]
“天子用錯印絕非小事,這六幅字取消了,朕下午回西暖閣重寫,重鈐印。”
“老爺,放下我。”
“邵大俠,哪個邵大俠?”
卻未曾博得你說半分好。
“是嗎?”小皇上急欲想聽下去。
“他來做甚麼?”
你有靈有聖,與我說句知心話,
“我用情不專?”玉娘一愣,旋即抿嘴一笑,半是剖明半是調侃地說道,“奴婢一個失口,老爺就上了醋意。實在,奴婢自從熟諳了您,早就感覺高閣老不值得一提了。”
一回執手一陽春。
卻說本日進講的講官,乃翰林院侍讀學士於慎行。他是隆慶二年進士,這一年的京試主考官是張居正,按士林端方,這一年統統登科的進士與張居正都存在師生乾係。於慎行學問品德都很不錯,是以很得座主張居正的喜愛。張居端莊心為小皇上挑了六名講官,於慎行列名此中。於慎行本日進講《論語。微子第十八》中的第十節:“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這短短三十幾個字,於慎行旁征博引,舉偏發微,音韻鏗鏘地足足講了一個多時候。當刻漏房值班火者舉著“巳”字牌躡手躡腳進得殿來,將殿門右邊銅架上“辰”字牌換下時,殿外便傳來三聲清脆的鳴鞭,這是大講結束的信號。鞭聲一停,於慎行當即奏道:“臣於慎行進講結束,有汙聖聽,實乃惶恐。”小皇上如釋重負地點點頭,說了一句:“給賞錢。”便見一名寺人雙手托了一個裝滿了金珠銀豆的木盤從凡墀下走到殿中,將木盤一傾,金珠銀豆滾了一地。頓時,隻見眾講官展書官侍書侍讀一乾詞臣,都一擁而上,撲到地上爭搶犒賞。這也是故事,約莫從永樂天子開端,每逢經筵,對講官的犒賞,都是把事前做好的金珠銀豆撒到地上,讓講官們去搶,這行動雖有失斯文麵子,但因是皇上所賜,講官們莫不以爭搶為榮。
月光菩薩,你代我去照看他:
黃金不吝教嬋娟,
張居正仔諦聽著,感覺麵前的玉娘彷彿是彆的一名女子。他敏感地發覺到,邵大俠對玉娘另有節製力,他平生最不能答應的,就是身邊的親信受製於人。他深愛著玉娘,他絕對不能容忍她的心中還藏有彆的一個男人。基於這個考慮,也基於邵大俠在宦海上鑽天上天翻雲覆雨的才氣,他決計撤除這個禍害。固然貳內心經曆瞭如此龐大的竄改,但他的臉上卻掛著淺笑,他打量著玉娘,體貼腸說:
“揚州城裡有個管鹽的衙門,叫……”
“你叔叔從那裡來?”
“好,不穀正想聽聽呢。”
於緝熙 殫厥心 若稽周後
本日的經筵,許從成也插手了,馮保朝錦幄外頭看了看,小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