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選將之疑[第3頁/共4頁]
“亂世自朕而起,又自朕而逝,豈不成笑?如同人生一場黃粱大夢。”
“兩位卿家說得對,朕必必要抖擻,高力士,傳旨各大節度使,命他們儘起麾下兵馬,敏捷開赴長安救駕勤王,特彆是離長安比來的隴右和河西兩大節府,命他們速速率兵回京,不得半晌遲誤。”
李隆基遊移不已,沉吟半晌仍未決定人選。
李隆基挖苦一笑:“忠臣?此時此地,朕還敢信賴‘忠臣’二字嗎?”
李隆基心頭稍定,緩緩點頭。
李隆基緩緩道:“諸卿所言甚善,朕皆準也。”
楊國忠道:“國庫所餘未幾,但能支應得起二十萬兵馬三月所用,趁這段時候告急調撥京畿道,山南道,江南道,淮南道等各道官倉糧草,經漕運大運河運抵長安,若長安能恪守三個月,時候上大抵是夠的,各道官倉糧草若至,足可撐應四十萬雄師一年所需。”
現在大唐生亂,長安垂危,李隆基很清楚裴周南阿誰文人把握不了安西軍,若要將安西軍調回玉門關內勤王,起首必必要換一員智勇雙全,並且軍中聲望能鎮得住數萬兵馬的大將,那麼,換誰替代裴周南的位置,擔負安西節度使呢?
也不知李隆基從那裡冒出來的蜜汁自傲,總感覺初創了開元亂世,大唐都城便固若金湯,天下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怎會造反?既然不會造反,長安何必太多兵力拱衛,平白華侈糧食,不如將這些兵力全數發往邊鎮,讓他們為國戍邊,開疆辟土,豈不比在長安無所事事華侈糧食強很多?
郭子儀沉聲道:“陛下,老臣覺得,除了安祿山賊子,大唐其他的節度使都是儘忠大唐,儘忠陛下的,安祿山起兵俄然,叛軍推動太快,陛下當速速定奪,不然長安有被叛軍攻破之虞。”
叛軍已度過黃河,明顯是衝著長安來的,長安是大唐都城,都城若陷於叛軍之手,天下民氣俱失,以訛傳訛之下,說不定百姓們都會覺得大唐亡了。
陳希烈彌補道:“老臣覺得陛下還應頒一張安民佈告,以安臣民之心,並傳檄天下各道各州,細數安賊之罪,明示天下士子百姓勿附賊逆,除賊擁唐,另有,頒嚴令製止商賈炒漲糧價,私行舉高糧價者立斬,三族連坐。”
想著想著,李隆基竟流下淚來。
“朕,本應在史乘上留下重彩濃墨,可愛安祿山,一場兵變將朕的身後名全毀了,先人翻開史卷,看朕這段治下的大唐,究竟該誇朕創下亂世,還是罵朕有眼無珠,誤信奸佞,而致天下之亂?”
李隆基闔上眼,深思半晌,仍拿不定主張。
高力士愧然道:“老奴與陛下今早一同回的長安,尚來不及詢查。”
諸臣散去,分頭籌辦抗擊安祿山叛軍事件,李隆基獨坐殿內,想想本身半生賢明,半生昏聵,終致此難,又想起安祿山叛變本身,畢竟錯付了多年信寵,李隆基更是羞怒交集,各種情感千滋百味,一齊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