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公子之爭[第1頁/共3頁]
漢生翻開一看,映入視線四個清秀小字,“兵冶要略”。
漢生出去的時候,商斌正在書房的桌案前,拿著一支筆在帛書上寫著甚麼,嘴裡唸唸有詞,見了漢生,欣然擱下筆前來施禮相迎。
“此劉墉與孤前次國館所見,但是同一人?”漢生問蓮心。
蓮心躬身,“恰是。”
想要曉得北戎青年們對兵冶一事的觀點,這群幼年的學子的答案便是最好的入口。
“父王過獎了,兒臣才疏學淺,這隻是一些筆下空談,兒臣隻願多學些真本領,有一日能夠為父王分憂。”說著商斌彷彿想到甚麼,趕緊彌補,“兒臣這些皆是課餘所寫,太傅所教課業不敢遲誤,兒臣已學完了《各國傳》,太傅新教了《大學》。”
大考與年考的榜單已經送到了漢生的上書房。
“農、工、商、礦諸學,皆用以富國利民,今上以兵冶為重,試詳言其得得勝弊。”
漢生翻開榜單,便看到了一個熟諳的名字,大考甲等榜單中,劉墉鮮明在榜上,名列第五。
商斌用力點頭拍了拍胸脯,“滿是兒臣本身想的。”
漢生笑著將他一把抱起,到書房前的椅子上坐下,讓商斌坐在腿上。
漢生笑得欣喜,摸了摸商斌的腦袋,商斌低下頭,顯得很謙善。
漢生看著商斌的眼睛問道,她很不但願商斌是在騙她。
年考除了意味著學子們能夠拿到國館的畢業文書,名次一樣決定了是否能夠成為國度的官員。
嫵心入內,給漢生呈了一個藍色的香囊,說是王後親手為她和二位公子各做了一個,春末夏初最合適戴,本日恰好送來。
小內侍心領神會,斜覷了一眼漢生後,悄無聲氣退出了房間,朝外飛奔而去。
商斌這才笑起來,揚起小下巴非常對勁道,“兒臣會寫策論了。”
商斌一骨碌從漢生腿上滑下,從書房後的架子上取出一個木盒,盒中放了靠近十卷寫得滿滿的竹簡。
漢生讚了一句,收下香囊,順手佩帶在身上。
“哦?斌兒如此短長?快給父王瞧瞧。”
“兒臣見過父王。王兄策馬去了,現在不在府內。”
漢生又四顧看了看房間內的陳列,商斌的書房安插得非常簡樸,除了幾盆綠意盎然的盆景,幾近冇有甚麼富麗的裝潢,占地最多的是書案後滿架子的竹簡和帛書,再就是不遠處的一個小榻,小榻上另有一床錦被。
兩個榜單都會由漢生過目,特彆是大考的甲榜與年考榜單呈現的學子人名,漢生都會看一遍。
半個月後,李司早朝時上奏,兵冶司新造一種能斬馬腿的長刀,名為斬馬,極其鋒銳耐用。
“來,給父王說說你本日都學了些甚麼。”
大考與年考都分為兩榜,文榜與武榜。
“好孩子。”
漢生當真看完了統統十餘卷竹簡,問商朝,“這十餘卷,滿是你本身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