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1頁/共4頁]
大唐天子陛下的胸懷無疑是寬廣的,但也要看是甚麼事,拿這類較著揭陛下瘡疤的事在朝堂上說。明顯是作死,並且是花腔作大死。
高家遭報應了,他李世民呢?當年的芳林門外,高士廉隻算是輔攻,玄武門纔是正麵疆場,芳林門死了五千餘將士,玄武門死得更多,他李世民會不會也有報應?
朝臣們目光各彆,盯得人渾身不安閒。
見長孫無忌如此反應,李世民黯然歎了口氣。
朝會上氛圍凝重且詭異,君臣儘力假裝若無其事的模樣,一絲不苟地稟奏國事,李世民也有條不紊地將一樁樁國事拿出來與朝臣商討,大部分附和的話便通過。存在嚴峻爭議的便擱置,一樁樁國事就如許被輕鬆而快速地措置掉。
長孫無忌遊移了一下,道:“陛下,眼下最首要的是安撫民氣,長安城裡的說法很刺耳,罪己詔自不必下,但陛下還需做點事出來令天下人歸心。”
長孫無忌是個白叟精,立馬聞絃歌而知雅意,倉猝道:“高家是臣的孃舅家,臣或可為陛下分憂,昨夜高家大變,高實施被嚇得半瘋半癲,再配東陽公主金枝未免太不敬了,明日高家或會上表,要求陛下豁免婚事……”
長孫無忌一驚,倉猝道:“陛下不成!罪己詔不成輕下,一旦聖旨傳世,便是坐實了十一年前的事,天下人的罵聲恐怕不是那麼輕易扛下的,更何況現在隴右山東多家門閥對陛下虎視眈眈,一旦下了罪己詔,我大唐將墮入無儘內鬨,陛下三思!”
辛苦佈下這麼大的局,用儘了宿世殘存的影象,用科學的體例利誘了當代的人們,被利誘的乃至包含當朝的君臣,本日終究達到了他想要的成果。
李世民坐在殿內,怠倦的神情還帶著幾分惶惑不安。見長孫無忌進殿,也冇有任何表示。指了指身邊的矮桌,表示他坐下。
“輔機,你說,朕要不要效漢武帝,下一道罪己聖旨?”李世民神情落寞地問道。
李世民點頭,道:“不錯,朕也是這麼想的,本年山東大旱,朕便免了河東道三年徭役和稅賦吧。”
真的冇甚麼好歡暢的,落空的畢竟已落空,落空得不知不覺。
李世民歎道:“輔機深知朕心啊,冇錯,朕也感覺這門婚事不鐺鐺了,當初東陽與李素那小子暗裡裡……哼!朕情急之下纔不得不臨時把高家拉來聯婚,誰知出了這麼多事,若再持續這門婚事,恐怕不但是官方,就連朝臣們也會有群情,那些世家門閥更會藉機刁難發作,比擬之下,弊大於利,該舍則要舍啊,隻是……天家毀親,傳出去也不是功德……”
君臣二人太熟了,底子冇有任何客氣酬酢,見長孫無忌坐下,李世民劈臉便道:“輔機,高家和東陽府上之變,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