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疑雲()[第2頁/共4頁]
現在明眼人都已曉得,母親與太子勢成水火,很多人都在苦勸父親、安撫母親,亦有很多人紛繁投效太子,向他進言獻策――這些人目下多數自誇為“君子直臣”,個個以祖法、大業、社稷為重,來往馳驅,聯絡不息。
我是樂不得能出宮的,一則哪怕我因年紀的乾係,還不能隨便出入,同韋歡之間卻不必如在宮中那樣謹慎諱飾,二則宮中的情勢實在是不明朗,連一貫闊彆朝局的我都開端提心吊膽起來――本朝傳不過三代,前有秦庶人玄武門之變,後有太宗諸子爭嫡,個個都觸及到軍陣營衛,萬一哪一天夜裡誰振臂一呼,兵器四起,我這裡滿是弱質女流,打也打不得,走也走不快,叫我要如何辦?
若我不是在當代,又剛好出世在這惱人的皇家,我真恨不得向全天下都宣佈我現在是有女朋友的人了,我女朋友標緻又聰明、和順又體貼,她還會騎馬、會射箭、會蹴鞠、會替人挽發,和順起來細心殷勤,發脾氣時眼波委宛,奸刁起來智計百出,連打人時力量都那麼大…放眼大唐天下,不,放眼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如許的人了。
我隻恨去東都的路太短,不敷以讓我與她暢意放懷,做儘統統戀人所可做的事,而到了東都宮中,身邊又不時到處都是人,真是斯須不得自在。
往年凡有營建之事,朝中諫議總不息止,本年倒是一聲不聞,太子、吳王、冀王亦出錢出物,將一座長悲觀造得瑰麗宏偉,而自營建至落定,統共用了不到三個月。
母親極不喜好冀王妃趙氏。她對此毫不粉飾。
吳王當年遠在吳地,卻能先人一步寫成《封禪賦》、趕在李睿和我的賀章之前送到父親手裡,吳王妃現在人在宮外,卻對宮中情勢如此體味,這些事,到底是因他們當真耳聰目明、有見微知著之能,還是……有人用心指導?
她這話在半嗔半喜間說來,太子當真辯白也不好,不辯也不好,隻能苦笑著道了一句不是,母親又同父親進言,放了他旬日假,讓他回東宮伴隨太子妃。
自都城去東都的路,我走了很多次。從冇有哪次如此次這般叫人歡樂雀躍的。
太子妃有身,吳王倒是死力湊趣,送了很多物品去東宮,這回太子冇有回絕,隻是回了一份更加豐富的犒賞。
太子妃、吳王妃和冀王妃三個常去問起居,她對前兩位都極是暖和,每聞入見,不管忙與不忙,總要叫到跟前說兩句話,輪到冀王妃時,倒是十次內裡才氣見一兩次,見麵也冇甚麼話說,非常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