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白鹿原盜墓(一)[第1頁/共3頁]
躊躇再三,當然是地下水眾多的能夠性更大,小木便硬著頭皮往前走。他的雙腳已浸泡入水中,身後的兵士們麵有懼色,但營長拔脫手槍來吼了一聲:“誰不敢走就當即槍斃!”
不消半晌,驚天動地的巨響,在圈定位置炸出數尺見方的洞口。硝煙散去,還是一堆黃土。旅長號令接著炸,連炸三次,終究暴露黑漆漆的洞口。如此深的洞口,古時候純真依托野生髮掘,起碼要征集數千民夫,破鈔兩三個月。小木蒙著口鼻下去探了探,摸到幾塊殘破的磚頭:“墓道找著了!”
有個兵士被帶到旅長麵前。他叫小木,也就二十歲,長得眉清目秀,不像是乾過盜墓的。小木自稱洛陽人士,從小跟著父輩盜墓為業,俗稱“土夫子”。他先探查這座大墓情勢,發覺大要有很多盜洞。旅長有些泄氣,但小木說盜洞雖多,不必然真被盜過,卻申明這墓風水好,位於龍脈與龍穴,引得曆代盜墓賊前赴後繼來打洞。他繞著墳塚轉了兩圈,按照陣勢方位,決定從東北方向開挖,風水學所謂“外鬼門”。
領頭的旅長騎白馬,倉促來到一座大墳塚前。他是保定軍校出身,部下多非陝人。1914年,白朗義兵突入關中。袁世凱大將陸建章入陝西,搜刮民脂民膏,盜掘漢唐古墓,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被賣到美國,流落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墓道飛揚著遊離不定的灰塵,兩邊的唐朝磚石更加清楚。頭頂還能看到瓦當,不時有素淨的壁畫,形貌武則天期間的宴飲、行獵、戰役、祭奠……壁畫中的唐朝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彷彿要從牆上飄浮出來。此中的美女豔若桃花,看得幾個兵士都心猿意馬。但統統人都屏息靜氣,恐怕多說一句話,就會引來千年前的幽靈。
兵士用刺刀威脅農夫得知:此乃唐朝小皇子之墓,多有顯靈神蹟,為四鄉八鄰焚香崇拜。
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7月1日,張勳在北京宣佈複辟。同一日,有支北洋潰兵度過渭河,一起燒殺劫掠,不敢靠近西安城牆,隻得登上白鹿原。傷兵抬不動了,就扔到路邊,挨個兒槍斃,以免傷口化膿長蛆,提早結束痛苦。夏季塬上草木富強,麥浪層層轉動,田間不時有農夫騎牛而過。衣衫襤褸的潰兵們網羅農婦,推到麥田裡奸騙。
完整的亙古的溫馨之間,營長一轉頭,總感受大師有些不對勁。他再盤點一下人物,才發明少了一個。
走未幾久,積水已到了大師腰部,感受浸水的部分都癢癢的,就像被水蛭鑽到肉裡的感受,誰都不敢再往前走一步了。
旅長命令全部兵士抓鬮,選出三十人構成敢死隊。他指派一名親信營長帶隊,封官許願,發了北洋勳章。每人都槍彈上膛,提著馬燈,揹著鐵鍬和斧子,照顧防毒麵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