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交易(一)[第1頁/共3頁]
才子重約還輕彆。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現在相思錯,料當初、費儘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刺客在吳淞口被拘繫,上海知縣親身鞠問,確認刺客是朝鮮人,奉朝鮮國王之名行刺。父親的屍體停放在上海大眾租界虹口捕房。日本當局派人來上海談判,要求將屍身送到日本。但是,清當局將父親的屍體與連同刺客一同用兵艦送回朝鮮。國王命令將父親的屍體千刀萬剮,人頭掛在漢城的交通衝要,肢體傳送到朝鮮八道鑒戒百姓。”
“我的父親,乃是朝鮮王朝的風雲人物。他是科舉狀元,精通儒學漢文,相稱於中國的翰林學士。彼光陰本入侵朝鮮,清廷派兵東渡,節製了朝鮮的軍政大權,駐紮大臣便是袁世凱。”
阿海說話了,他的聲音降落,像從地宮裡升上來。
“因為……我們是同一類人。”
“我不是中國人。”
齊遠山的槍口閒逛:“那你是甚麼人?”
“我是朝鮮人。”
“中山,你我雖是同胞兄弟,但你認賊作父,甘心投奔阿海與日寇,我與你需求兄弟反目。”
“你……你想跟我說甚麼?”
齊遠山有些迷惑,會不會是阿海用匕首割喉前分離重視力的煙幕彈?雖說一宿未眠,但他仍強打精力,槍口紋絲不動。
“你的父親是誰?”
“你們的共同點,便是認賊作父!”
這是中山。三年前,東陵一彆,這聲音便一向烙印在齊遠山的腦中。
後半夜,誰有表情在浦東陸家嘴吹骨笛呢?除了秦北洋,彆無彆人。
齊遠山的後背心一陣發涼:“我恨不得殺死你那所謂的‘寄父’。”
“我也不是日本人。”
齊遠山揉了揉發紅的雙眼,披上羊毛大氅,正要坐進汽車回官邸,麵前浮出兩個鬼怪般的人影。他剛要取脫手槍,便聽到一個年青的聲音――
隔著整條暗中的江水,風中模糊飄來一陣笛聲。不像是江南絲竹的笛子,也不是北國的梆笛,而是某種沉悶的聲音,就像從兩千年前飄來……
中山也是第一次傳聞阿海的出身奧妙:“阿海哥,怪不得你從小下圍棋便是一流。”
“袁大頭但是我家的頭號仇敵!”中山插了一句,“民國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便是袁世凱在朝鮮時與朝鮮夫人所生。”
阿海點頭道:“發掘慈禧太後的陵墓,是我為父報仇的一部分。十五歲那年,我被寄父中島浪速送到太白山。從這天起,我隻想著複仇。”
阿海淡淡一笑:“我和你,都出自風雲人物之家。我們的父親都死於非命,我們從小都揹負著大仇。”
“袁世凱也是我父親的仇敵!”阿海看著齊遠山與齊中山兄弟倆說,“我的父親金玉均,曾經考查日本明治維新,決定遵循日本形式改革朝鮮。他成為‘野蠻黨’首級,策動甲申政變,圖謀誅殺擅權的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