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姑獲鳥之夏(二)[第1頁/共3頁]
無字碑首刻八條螭龍,動靜適宜,鱗甲光鮮,錯落纏繞。石碑兩側有升龍線刻。碑座陽麵,線刻獅馬相鬥圖,屈蹄昂首之馬,舉頭威武之獅――獅與馬,歐洲常用的族徽。
怪不得,武則天的乾陵是獨一曆經千年而未被挖開過的唐朝帝王陵。
兩座高大的土闕跟前,並擺列著兩塊氣勢恢宏的石碑――左邊是高宗李治的述聖紀碑,刻著武則天親身撰寫的五千字碑文。右邊那塊則是女天子本身的無字碑。
“七月的雹子,砸得我們頭破血流,咋們的大哥當場被砸碎腦袋。”說話的盜墓賊不過二十來歲,死光臨頭卻無所謂,大抵這行業就是高風險,早已做慣了逃亡徒,“但我們不信邪,比及冰雹疇昔,又挖了一整宿,才取出個碗口大的洞眼。俄然,地下響起霹雷隆的聲音。再一昂首,我們當中幾小我就冇了,泥土裡隻留下一灘水,我們嚇得轉頭就跑了。”
“乾陵?”車馬顛簸的安娜臉上蒙著灰塵,庇護繈褓中的閨女,“但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
無字碑,不著一字。到底是功過留待先人評說?還是武則天自發功德赫赫,已非任何筆墨所能言儘?
齊遠山並不怯場,他是經曆過疆場殛斃的男人,親眼目睹幾十名盜墓賊被亂槍打死,鮮血橫流在唐朝無頭石像麵前。為了確保冇有倖存者,兵士們再用刺刀戳入屍身後背心,纔將死人拖走,扔到奶頭山背後的亂葬崗,算是給女皇武則天殉葬了。
“有冇有盜掘過乾陵?”
字兒寫得歪歪扭扭,一看就是冇讀過幾年書,歐陽安娜啞然發笑。無字碑上本來有字,但並非唐朝人所寫,而是後代的文人騷人與販夫走狗來刷存在感的,想讓本身的名字刻在武則天的記念碑上,本意是想流芳百世,卻一不留意遺臭萬年了。
王小二到此一遊
無字碑上的字!
不必齊遠山解釋,正火線聳峙兩座小山頭,形似少婦雙乳,俗稱奶頭山。
最後,天高低了冰雹。
齊遠山自言自語:“獨乾陵可不近,近之輒有風雨。”
分歧於給丈夫建立的七節石碑,武則天給了本身一塊完整的巨石,高若懸天,重達百噸。石料開鑿已如蜀道難於登天,顛末石工簡樸加工,再要運下峻峭的山穀,穿過白鹿原之類黃土塬,再渡渭水,山川顛簸,將捐軀多少生命?
乾陵朱雀門外,聳峙數十尊石人像,身著西域胡服,一概冇有人頭,這便是“六十一蕃臣像”。這些無頭騎士麵前,跪著幾十個男人,五花大綁,鼻青臉腫。本來是一群盜墓賊,趁著兵荒馬亂,猖獗盜掘古墓。恰好一支陝西本地的步兵團路過,將這些人一網打儘俘獲。
齊遠山說工兵已經選定營房基址,就在乾陵正南一裡外,緊挨著奶頭山。安娜看了一眼乾陵墳塚,巍峨的石頭大山,遍及青青陵上柏,白雲飄到山顛,彷彿戴上一頂白帽,蘇東坡曾用“嶺上晴雲披絮帽”描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