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一盞清涼(1)[第1頁/共5頁]
亦珍也不對峙,將小杌子和手裡的葵扇讓給湯媽媽,自去尋了一隻笸籮,將一罐子大棗兒倒在笸籮上頭,端起來擺佈搖擺,均勻鋪在笸籮上頭,按大中小三等遴選,分開放在油紙包裡。
前院裡一對老伉儷正將各種物事一一放到獨輪雞公車上,籌辦出門,俄然一個梳著丱,身穿水綠色素紬窄袖褙子,下著一條素紅色馬麵裙,十二三歲年紀的女孩兒自中庭跑了出來。
曹氏漱完口,以絹帕印了印嘴唇,然後伸手摸一摸女兒烏黑油亮的頭,慨歎:“我家珍姐兒長大了,會照顧人了。”
不成想,開春今後,她染了一場風寒,雖延醫問藥,卻一向不見大好,老是反幾次複。因少了曹氏特長的烏梅湯,茶攤的買賣立時便冷落了很多。眼看著家中現銀一點點少了,曹氏心中焦炙,強撐病體,起來籌劃摒擋茶攤的活計。
曹氏無法,又不想女兒亦珍再受那長途奔徙之苦,便歇了探親的動機,在鬆江華亭景家堰沿河置了這座兩進的宅院,定居下來。
“母親,女兒免得。”亦珍跪在母親床前的踏腳上,悄悄握住曹氏的手,“女兒承諾母親,必然做到。”
亦珍分揀完了大棗,走到灶邊,揭開鑊蓋看了一眼,見裡頭的烏梅肉同冰糖已經熬得化開來,一鑊子水已經燒得隻剩大半,顯得非常濃稠,這才舀了一勺倒進小碗裡,試了試味道,又號召湯家的,“湯媽媽,你來嚐嚐看,味道和母親做的酸梅湯像不像?”
又以手背熨一熨女兒嫩豆腐似的臉頰,“去罷,免得趕不上,又要等明天了。”
亦珍端倪生得肖似曹氏,唯獨嘴唇,大略是隨了父親,豐潤飽滿,即便神采嚴厲,嘴角也彷彿微微帶笑。
但是家裡這點積儲,買了宅院,便也所剩無幾,遲早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曹氏同老仆一家籌議再三,最後決定每天由曹氏先在內宅做好了茶水和茶果,然後由老湯頭在穀陽橋橋頭支個茶水攤,賣茶水滴心,掙點過日子錢。
亦珍感覺此事可行,遂謹慎翼翼地,趁在母親床前,服侍她吃藥的間隙,把本身的籌算,同曹氏略略提了提。
華亭縣郡城以西,穀陽橋上販夫走狗來交常常,農夫挑在擔子兩端竹籠裡的雞鴨咕咕嘎嘎地叫著,撲棱棱振翅掙紮;菜農推著一隻輪子的雞公車(獨輪車),上頭堆著才從地裡摘下來,仍帶著露水的新奇生果蔬菜,自淡薄如煙的晨霧中,嘰嘎嘰嘎地慢悠悠行來……
曹氏見女兒出去,眼裡暴露笑意來,朝亦珍招招手,“珍兒。”
湯媽媽趁機用另一個灶眼上的小鍋燒了一鍋泡飯,又煨熟兩個雞蛋,並自醬菜罈子裡取了三條醬瓜,拿井水沖刷潔淨後,以小銀剪子鉸成小塊,盛在青花小碗裡,再捏一撮沙糖撒在上頭,滴幾滴芝麻油,攪拌均勻了,放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