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朝廷再起大軍[第1頁/共3頁]
天子道:“既然卿肯與寡人分憂,任卿擇選軍馬。”
朝鼓響時,各依品從,擺列丹墀,拜舞起居已畢,文武分班,列於玉階之下。隻見蔡太師出班奏道:“昨遣樞密使童貫率領雄師,進征梁山泊草寇,因軍馬不平水土,此賊又居水窪,非船不可,馬步軍兵,急不能進,是以臨時罷戰,到濟州城暫歇,彆候聖旨。”
蔡太師也不由點了點頭,那梁山賊寇已是親信大患,隻是現在已無人可用,還能派誰去征討?兩人對視一眼,高俅隻能自告奮勇道:“高俅願領兵親去那邊征討。”
梁山兵馬一方則忙著休整,林逸與寧肯可也冇有急著攻打濟州城,與此同時,東都城內也獲得了戰報。
“末將慾望!”
林逸輕笑點頭,道:“既如此,先教他十路雄師,吃我一驚!”
高俅又奏:“梁山泊周遭八百餘裡,非仗舟船,不能進步,臣乞聖旨,於梁山泊近處,采砍木植,督工匠造船,或用官錢拉攏民船,覺得戰伐之用。”
「話說盧員外一點也不矜持,我一哥一句話,直接就給跪了。」
提及來,這十位節度使都是梁山眾豪傑,在江湖上的前輩人物。也正因為如此,很多綠林豪傑也將“招安”視為一條明路。
以梁山泊的諜報體係,很快就收到了朝廷雄師調劑的動靜。
眾位頭領都仔諦聽著,提及這十大節度使,大師也都是聞名已久,因為他們也都曾是江湖上的人物。
林逸輕咳一聲,待世人目光都看了過來,便笑道:“久聞這十節度大名,多與朝廷建功,隻是當初無他的敵手,以此隻顯他的豪傑。現在放著這一班好兄弟,如狼似虎的人,那十節度已是過期的人了。”
正等著童貫大勝返來的蔡京與高俅等人,紛繁大吃一驚,童貫也是東征西討、能征善戰之人,親率十萬雄師討伐一波賊寇,竟然敗了?
蔡京與高俅暗裡集會此事,高俅道:“太師不要煩惱,這件事隻瞞了今上天子便了,誰敢胡奏!”言下之意,倒是要將童貫大敗的事情,給坦白下來。畢竟現現在童貫與他們也是一條船上的人。
「童貫這個小寺人,公然不堪一擊,隻要給我一哥跪舔的份。」
當初武鬆受林逸恩典,因哥哥武大郎的原因,不肯上山落草,便想著有朝一日,梁山若受招安,便去投奔林逸,鞍前馬後,也是因為大宋風情如此。
蔡京奏道:“可彆令一報酬帥,同去撻伐,乞請聖旨。”
天子曰:“此寇乃是親信大患,不成不除,誰與寡人分憂?”
蔡京道:“若得太尉肯去,可知是好,明日便當保奏太尉為帥。”
當日百官朝退,高俅傳奉聖旨,決計撥軍。有十節度使,多曾與國度建功,或征鬼方,或伐西夏,並金遼等處,技藝精熟,便發十道紮付文書,差撥為將,仰各部領所屬精兵一萬,前赴濟州,聽候調用。又有水軍、戰船調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