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中國十大禁燬小說文庫 - 第90章 樵史演義(27)

第90章 樵史演義(27)[第1頁/共6頁]

莫說馬、阮在朝擅權誤國,再說選淑女的旨意已到杭州。寺人田壯國,著同了撫、按,行牌到嘉興。兵備道先期出示。轟動嘉興城表裡,喧吵嚷嚷,都說已經選了淑女程氏,現在真也要選繡女了。有女兒的人家,哪一個不驚駭,哪一家不惶恐?連夜做媒人,尋半子。大族女子嫁於貧家兒子,斑斕女子嫁與醜惡兒郎。另有那十五六歲的閨女,媒人攛掇嫁了三四十歲的丈夫,哪管白頭之歎!幾日之間,弄得一個嘉興城落第國若狂,嫁的娶的日夜不斷,路報酬之擠塞。蘇人聞風效尤,亦是如此。其間錯配的不成勝記。厥後有很多笑話做出來,難以列舉。當時巴不得推了女兒出來,有人受領,就算是造化了。甚是縉紳大族人家,也是這般。愚民越覺得真,哪一個不繁忙碌去乾這件事件,豈不成歎!古人有一《繡女記》為證:

誰知群情朝綱事,倒是私仇公報時。

馬閣老雖是辭職,實在中藏掩人耳目之心。卻恐一朝失勢,被阮大铖挨身入閣,一時翻過臉來,本身反被所算,身家不保。故此冒充辭職,實非本心。況兼受那文武官起用、超補的賄賂,不止百十萬了,難於藏貯。遂委了掌班堂候官吳一元、掌家王來蘇,商討傾大銀之事。乃喚銀匠到家,每五百兩要傾一錠。比方五十兩的元寶,十個併成一個;五兩的小錠,百個湊成一個。他的算計,不過為銀子大了,又不占地點,又冇人敢偷。誰知被吳一元、王來蘇串同銀匠作弊,每一大錠中間,或銅或鐵,倒有一百兩。先將銀子澆了一殼,然後或銅或鐵,放在中間。再澆上去,一模天生,再看不出。何況明知此銀是藏貯的,又不是要用的,怎得出醜?隻是元寶大了,極是難傾。打了大鐵鑊,架起大爐灶,十個銀匠每日隻傾得四個。足足傾了一個月,隻傾得一百個大元寶,共重五萬兩。他兩人倒先去了一萬。工價又多,厥後鑿用又難。這纔是賊摸笑麵前花。當時有一癡公子,探聽用八成銀最有便宜。亦將元寶一個,叮嚀家人們,要傾來利用。家人素知其呆,乃將四十兩與之。公子見其少而訝之,家人曰:“五八得四十,此通算也。”公子緩緩曰:“如此說,反覺便宜未幾了。”不料本日馬士英,亦犯此症,有詩為證:

府裡大街有一常秀才,會做文章,又考得利。為人樸直,不畏權勢。家裡有田有房,也算做有根底的了。有鄰舍怪他,攛掇田寺人部下的人,說他家有兩女仙顏,賽過王嬙、西子,又都是十四五歲,未有丈夫。那班人聚了十二三個,趕入中堂,大聲發話道:“你家藏了淑女,肯違聖旨,少不得砍頭的!快快獻出來,便饒了你。”氣得常秀才直跳。隻怕走出來和他們說理,反遭欺侮,打從後門,直跑到田寺人衙門前來。正值田寺人坐在堂上,常秀才穿起公服,大聲叫屈。田寺人聞聲了,忙叫喊那叫屈的出去。常秀才走到堂上,行兩跪兩揖的禮。田寺人道:“你是生員,為安在咱衙門叫屈?”常秀才道:“今上選淑女,凡是有好女兒的,誰不希冀做皇親國舅。選得中時,不消說,頓時繁華。就是選不中,那女兒還在,又不白要了去。不但不敢埋冇,也不肯埋冇。原不必差人四出,騷擾處所。生員雖有小女,一個十一歲,一個八歲,未該在應選之列。老公公欽差一二十人,在生員家打家罵舍,雞犬不寧。倘若敝府選中了國後,厥後向今上說了,這等作歹,連老公公也隻道禦下不嚴,很多不便。請老公公三思。”田寺人聽了這段說話,忙出公座來,扯起常秀才道:“你這秀纔是好人,肯說好話。叫孩子們看座兒來。”頓時讓常秀才分賓主坐了。差了四個當隨,去拿那班作歹的人來,不問是非,每人五十棍,逐出衙門,不準複入。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