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中華秘典 - 第八十九章【六道輪迴傳說】

第八十九章【六道輪迴傳說】[第1頁/共5頁]

故,人如有「正氣」,邪氣不能生。人如有邪念,「邪氣」趁機而入。

欲界天的眾生,入胎時是男女一對一對地投生於天界的花蕊中的。在花開時,他們便以天男及天女的情勢化生。在天界中,並不需日、月來報時,而以花著花合為一天。這一道中的眾平生生吃苦不儘,有一個佛經中的故事與此有關。

佛陀所能為我們做的,不過乎是教誨我們如何本身修持以斷我執。他所教誨的各種法門,被稱為「八萬四千之多的法門」,但可被歸納為大、小二乘教法體係。小乘的修持者,先要體悟三惡道苦乃至六道之苦及其來源,以培養出厭離六道之心,以此作為動力,走上小乘五道之修持門路,終究斷除我執而證悟羅漢境地,從而脫出世死苦海。此乃小乘者的修持動機、目標及體例。大乘修持者,因見六道之苦而生欲求出離之心,進而延長至不忍捨棄眾生、欲令統統有情眾生皆得離苦的心,為了這個目標而欲得美滿才氣來救渡眾生――美滿的福與慧,以是他們欲求無上佛境。在生起這類基於出離心的菩提心後,他們踏上大乘五道,朝著佛境的目標而進發。在修持的體例上,大乘又分為顯及密兩種修持。顯乘修持需經三大阿僧祗劫之久的時候,來積聚成佛所需具有的福德及聰明資糧;密乘則有即身成佛之殊勝不共體例。以上乃大乘者的修持動機、目標及體例。

在釋迦如來活著時,他有一個弟子叫「舍利弗」(梵名shariputra),佛教中聞名的《般若心經》便是為他而說的一部經文教法。這個舍利弗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比丘,他有一名弟子叫「海生」。海生是一名在家居士,其職業為醫師,並且醫術非常高超,受著世人的恭敬。在海生出入時,因為其崇高職位,凡是都騎象而出行。有一次,海生在半路上碰到其師父舍利弗。因為他非常恭敬本身的上師,他竟然不顧儀態地、連跌帶滾地由象背直接撲倒空中上向師父頂禮。以是,這個海生醫師,可說是一個敬師的榜樣。海生在平生中作善甚多,但卻死在其師舍利弗在生時。在身後,海生因其善業力而生於天界中。他的宿世教員舍利弗,以神通升至天界,意欲為他說法講授。在見到宿世為海生醫師的天男時,舍利弗正欲趨前向他說法開示,但這個天男隻向舍利弗揚了一動手錶示,便頓時持續玩樂去了。

據典範所指出,行十不善業人原因,要出錯天國、餓鬼、牲口之三惡道。行十善業道人原因,則生天界及人界。所謂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樸重福德的靈魂所居之境地,此境地固然納福,但是福報總有享用完的時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出錯,仍然要循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