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2頁/共5頁]
話音未落,也不管李睦,端了耳杯起家離座,笑著挽住太史慈的手臂,朗聲舉杯:“我隻道子義的箭法冠絕於世,卻不知你還擅劍。公瑾素以劍長,這回可遇著敵手了!”
當全軍將士方纔闊彆她這個孫權,緊接著再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孫權從宣城逃出來該是個甚麼樣的場景?
是太史慈分了周瑜的兵權?還是周瑜奪了太史慈的軍功?
這個年代的酒還冇有蒸餾措置,酒精濃度極低。她一沾口就曉得這酒也就約莫和啤酒差未幾度數,多喝幾杯也無妨。
李睦抬眼掃了一眼孫策,隻見她現在這名義上的兄長腰背筆挺,端端方正地跪坐在案前,一手執杯,一手虛按案側,彷彿合法真旁觀場上兩人你來我往的劍招。她躊躇了一下,模糊感覺孫策應當曉得這兩人之間究竟是如何回事。
可看太史慈現在這步步緊逼的模樣,如何也不像是感念周瑜的模樣……
她去宣城,不管是陣前叫陣,還是軍中衝殺,宣城之軍護著他們那邊的孫權,而下邳救兵則認她為孫權,隻要真假孫權都在一處,便是分身之策。
李睦一個轉頭間見本身另一邊空蕩蕩的,眯了眼睛,頓時明白過來。
即使她在祖郎麵前也說過視周瑜為兄,但要壓得住孫權,除卻孫策這個長兄,彆說是現在隻嶄露頭角的周瑜,就算是日背工握重兵的東吳多數督,也一定做獲得。要她冒認孫權不難,可要孫權承認本身不是孫權……
“酒戲之技,聊以掃興罷了。”太史慈微微躬身,卻不睬周瑜,拋了短劍從侍從手中接過酒盞,與孫策對飲一杯,一時之間,一個個方纔看熱烈的將領都湊上來敬酒。
想到家中年不滿十歲的妹子,孫策的臉上不由閃現出一抹笑容,剛硬的眉眼也溫和下來。他放下酒杯,乾脆不再去看場上的比鬥,向李睦坦言道,“公瑾言曰,由你隨他一同領兵南下宣城,救我弟之危,你敢否?”
隻感覺孫策這一句“敢否”,未免問得好笑。重新到尾,有誰問過她一句願不肯意?莫非她現在答一句“不敢”,就能立馬甩手不去麼?
除非孫策親身領兵去救,到宣城以兄長之威先壓下孫權,不予其在軍中露麵,就當是真去救宣城之危,然後立即將下邳城裡見過她的將士打散了分撥各處。
這如何能夠!
可汗青上攻打宣城的祖郎已經早早投入孫策營中,此次出城襲劉備,周瑜帶出去的兵馬裡就有這支人馬。因此不管是之前猜到袁術勾連山越欲襲宣城的周瑜,還是早知汗青的李睦,都理所當然地以為既然祖郎已降,宣城之危便消解於無形,也就都冇再將這一茬放在心上。
她以孫權的身份,坐在孫策的左手邊,兩人朝南並排,案幾相靠,當中隻放了一盞銅鶴銜香的銅油燈,太史慈和周瑜離座以後,兩人的另一側就空了出來,再加上其彆人都被場上的打鬥吸引了目光,這一麵就隻剩下他二人並排而坐,擺佈已無彆人――孫策這句話,不成能是說給其彆人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