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朱元璋:子孫向我訴苦,我直接殺光貪官汙吏 - 第五十六章 讀聖賢書,哪有賺銀子重要?

第五十六章 讀聖賢書,哪有賺銀子重要?[第1頁/共3頁]

因為在大明建立之初,大明在處所上州府縣這一級的官員幾近全都出自東南。

“那些遊牧民族纔是我們現在最大的仇敵啊。”

讀聖賢書固然首要,但賺銀子明顯更首要一些。

畢竟洪武大典仍然還是儒學範圍,他們仍然還能夠藉此考取功名,隻是冇有了之前的上風罷了,但開海以後他們能賺取的銀子可就要比之前多的多了。

但這個政策但是真的坑害了全部東南,畢竟從南宋到元朝,中樞對處所的統領都很弱,這就形成了全部東南極其繁華的出海商貿活動。

“陛下,要不直接票擬吧?”

大明能有這麼一名誌向弘遠的太子,對於他們統統文官來講都是夢寐以求的功德。

那些人絕對明白程朱理學對他們的首要性,因為隻要朝廷仍然靠程朱理學選才,那麼就算朱元璋把現在江浙地區的士紳殺光,等過個三四十年,那邊仍然是大明最大的處所權勢個人。

這也是為安在明初,處所上貪腐屢禁不止的啟事。

“陛下、太子殿下,科舉測驗考綱事關嚴峻,微臣覺得還是要慎重,三思而後行。”

而顛末這些年的不竭整治,那些來自前朝的蛀蟲已經被他斷根、替代了一大半,東南士紳的聲音在朝廷當中天然也小了很多。

畢竟他一小我就算再短長,也順從不了局勢。

相反隻要程朱理學還在,隻要江浙還是大明最富庶的地區,那麼江浙對朝廷的影響力就會一向存在。

在朱元璋治下,海禁政策被極其嚴格的履行,乃至本地三四十裡都被化為了禁區,誰敢靠近便直接格殺勿論。

他感覺他作為大明太子,將來的儲君,是有任務竄改這一征象,讓大明離開程朱理學這一攤泥沼的。

要不然也不會有能夠和淮西黨對抗的浙東個人。

但如果讓大明變得強大,要以拔除程朱理學,以東南一地大亂為代價,說實話,對於學了一輩子程朱理學的他們來講,一時之間還是有些接管不了的。

朱元璋說到這裡,這纔看向跪了一地的文臣道:“先說說你們的設法吧?”

並非是他定下的律法不敷嚴格,實在是這些人本就是贓官貪吏。

開濟、崔亮明顯也明白這一點,並且他們現在說話,可並不但僅代表他們本身,還代表了全部東南士紳。

這是他們勇於和朝廷對抗的底氣地點。

但自從大明建立,朱元璋實施海禁,這一條財路算是完整斷了。

現在不管是誰,隻要敢私運,那是必然滿門抄斬的。

“陛下,現在的東南乃是我大明的賦稅重地,大明一半以上的糧草出自東南,如果冒然改換科舉考題,東南士紳必然心生不滿,如果一旦出了甚麼亂子,恐怕會影響北伐的進度。”

安然、崔亮、詹徽等文官相互對視一眼,眼中都不由閃過一絲龐大。

安然聞言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