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2)[第1頁/共4頁]
時上頗好祀神鬼,故璵專習祠祭之禮以乾時。上悅之,覺得侍禦史,領祠祭使。璵禱告或焚紙錢,類巫覡,習禮者羞之。壬申,上幸驪山溫泉。乙酉,還宮。
補闕杜□嘗上書言事,明日,黜為下邽令。自是諫爭路絕矣。
蒲月,夷州刺史楊浚坐贓當死,上命杖之六十,流古州。左丞相裴耀卿上疏,覺得:“決杖贖死,恩則甚優;崩潰受笞,事非常辱,上可施之徒隸,不當及於士人。”上從之。
因而上積前事,以耀卿、九齡為阿黨;壬寅,以耀為左丞相,九齡為右丞相,並罷政事。以林甫兼中書令;仙客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鄰朔方節度仍舊。嚴挺之貶洺州刺史,王元琰流嶺南。
令天下州、縣、裡彆置學。
太常博士王璵上疏請立青帝壇以迎春;從之。冬,十月,辛醜,製自今立春親迎春於東郊。
初,希逸遣使謂吐蕃邊將乞力徐曰:“兩國通好,今為一家,何必更置兵守捉,妨人耕牧!請皆罷之。”乞力徐曰:“常侍忠誠,言必不欺。然朝廷一定專以邊事相委,萬一有奸人交鬥其間,掩吾無備,悔之何及!”希逸固請,乃刑白狗為盟,各去守備;因而吐蕃畜牧被野。時吐蕃西擊勃律,勃律來垂危。上命吐蕃罷兵,吐蕃不奉詔,遂破勃律;上甚怒。會希逸傔人孫誨入奏事,自欲求功,奏稱吐蕃無備,請掩擊,必大獲。上命內給事趙惠琮與誨偕往,打量事件。惠琮等至,則矯詔令希逸襲之。希逸不得已,出兵自涼州南入吐蕃境二千餘裡,至青海西,與吐蕃戰,大破之,斬首二千餘級,乞力徐脫身走。惠琮、誨皆受厚賞。自是吐蕃複絕朝貢。
丁醜,上迎氣於滻水之東。
辛醜,上命有司選宗子有才者,授以台省及法官、京縣官,敕曰:“違道慢常,義忘我於國法;修身效節,恩豈薄於它人!期於帥先,勵我民風。”
上之為臨淄王也,趙麗妃、皇甫德儀、劉秀士皆有寵,麗妃生太子瑛,德儀生鄂王瑤,秀士生光王琚。及即位,幸武惠妃,麗妃等愛皆馳;惠妃生壽王瑁,寵冠諸子。太子與瑤、琚會於內第,各以母瀆職有怨望語。駙馬都尉楊洄尚皆宜公主,常伺三子不對以告惠妃。惠妃泣訴於上曰:“太子陰結黨與,將害妾母子,亦批評至尊。”上大怒,以語宰相,欲皆廢之。九齡曰:“陛下踐祚垂三十年,太子諸王不離深宮,日受聖訓,天下之人皆慶陛下享國悠長,子孫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聞大過,陛下何如一旦以無根之語,喜怒之際,儘廢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成輕搖。昔晉獻公聽驪姬之讒殺申生,三世大亂。漢武帝信江充之誣罪戾太子,都城流血。晉惠帝用賈後之譖廢湣懷太子,中原塗炭。隋文帝納獨孤後之言黜太子勇,立煬帝,遂失天下。由此觀之,不成不慎。陛下必欲為此,臣不敢奉詔。”上不悅。林甫初無所言,退而私謂寺人之貴幸者曰:“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上躊躇未決。惠妃密使官奴牛貴兒謂九齡曰:“有廢必有興,公為之援,宰相可好處。”九齡叱之,以其語白上;上為之動色,故訖九齡罷相,太子得無動。林甫日夜短九齡於上,上浸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