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縱橫五代之武當掌門 - 第六十八章 初入少林

第六十八章 初入少林[第1頁/共5頁]

蕭漢怪叫一聲,足尖一點,身形頓時飄起,口中大呼:“段兄弟拯救。”段西柳早已撲了過來,雙掌一翻,身子繞過蕭漢,頓時擋在他前麵。看著劈麵一身粉紅錦紗袍的玉麵娃娃,段西柳苦笑一聲道:“孟女人,這裡但是少林腳下,你不怕肇事上身麼?”

再今後走便是千佛殿,千佛殿彆名毗盧殿,是寺內最後一進大殿。大殿後背及東、西兩牆壁上都繪有彩色壁畫,最聞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羅漢毗盧圖”,色采素淨、構圖調和,衣袂飄飄,揭示了唐朝壁畫的高水準。殿內正**有毗盧佛銅像和白玉釋迦牟尼像,麵積達幾百平方米,是寺內現存最大的殿宇。彆的,千梵刹地東側有白衣殿,西側有地藏殿。

鐘樓和鼓樓坐落在大雄寶殿的兩側,東麵為鐘樓,西麵為鼓樓,兩座樓均有四層,外型奇妙,巍峨宏偉。“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停止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鐘樓前碑刻為《天子嵩嶽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刻立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正麵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揚了少林寺僧助唐安定王世充的軍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天子禦書”七個大字係唐玄宗李隆基禦書。後背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穀莊禦書碑記》,記敘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處所。坐北向南,麵闊三間,出前廊,為硬山式修建。方丈院東、西兩側為方丈院的東、西配房,各為麵闊五間的硬山式出前廊修建,是常住執事僧起居和措置佛事活動的場合。

蕭漢變了神采,跳起來道:“你為甚麼不早奉告我?”段西柳苦笑道:“你又冇問過我。”蕭漢寂然道:“如何會如許?”跟著又跳起來道:“既然都是公主,兩人還熟諳,為甚麼要揪著我不放?”段西柳點頭道:“我也不曉得。”

在少林寺背後五乳峰中峰上部有一天然石洞,為當年達摩祖師九年麵壁處,稱為達摩洞。禪宗初祖達摩於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麵壁靜坐長達9年。達摩洞麵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塊砌成拱門,洞深約七米,高寬各三米餘。洞內台上有石像三尊,中為達摩坐像,兩側為其弟子。

蕭漢別緻地看著麵前統統,還是段西柳連聲催促纔跟著人流漸漸向裡走。過了廟門,便是甬道,甬道兩旁就是蒼鬆翠柏掩映下的碑林。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於碑林的絕頂,以供奉意味“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該殿紅牆綠瓦,鬥拱彩繪,門內隔屏前擺佈各有一尊金剛泥像。三間重簷歇山頂殿堂,內裡有兩大金剛,內裡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