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撤消總督府[第2頁/共4頁]
想要斷根大明的弊端,除了要把握大明的最高權力外,最首要的還是需求有一批忠心的部下,以是周重在成為監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汲引焦芳為內閣大學士。然後焦芳又暗中與王瓊達成和談。如此一來。內閣中就有兩人供他差遣,再加上王瓊和焦芳他們聯絡的官員,這就使得周重在朝堂上具有了一支不小的力量。
就在周重忙著在外洋劃漫衍政使司的時候,王守仁與張彩也終究來到了都城,對於這兩個本身用起來非常得以應手的部下,周重也非常正視,此中王守仁老於兵事,以是被周重汲引為兵部左侍郎,成為王瓊的幫手,至於張彩,他在劉謹擅權時,就已經做到了吏部尚書一職,隻是現在的吏部尚書是楊一清,對於這個能文能武的楊一清,周重也非常恭敬,並且也在主動爭奪他插手本身的陣營,以是張彩是不keneng再去做他的吏部尚書,並且他現在的名字也不叫張彩,而是叫張餘,以是他最後就隻能用張餘的名字,與王守仁一樣成為左侍郎,隻不過他還是在吏部任職,畢竟張彩對於吏部這一塊比任何人都熟諳。
周重身為監國,隻要不謀反,統統政務他都有措置,以是在兩天後的朝會上,周重就正式把裁撤四海總督府的設法提了出來。實在內閣對於四海總督這個軍政一把抓的職位也很有微詞,畢竟這個職位有錢又有兵,萬一造反的話,恐怕全部大明都得遭殃,隻是四海總督府是周重一手創建的,以是他們如果直接提出來的話,很keneng會引發周重的不滿,而以周重現在的權勢,除了那些冇一點腦筋的人,不然冇有人會等閒獲咎他。
為了尋覓一個合適的總督人選,周重為此苦思數天,最後俄然一拍腦門,哭笑不得的暗罵本身胡塗,既然找不到合適的總督人選,那就不找好了,不管是台灣還是南洋,那邊顛末幾年的生長,已經具有了大量的漢人居住,大明在那邊的統治也趨於穩定,如此一來,就冇有需求再設總督來代管了,而是能夠直接將那邊劃爲大明的正式國土,設立佈政使司辦理政務,至於水兵,則直接由皇室統領,報酬與禁軍不異。
想到這裡,周重也是精力一震,總督本來就是一個臨時設立的職位,主如果辦理那些偏僻的邊陲之地,那種處所常常產生各種突發事件,以是必須有一個主管軍政的大臣便宜行事,現在南洋的統治已經穩定,也是時候裁撤四海總督一職了。
王守仁與張彩是截然分歧的兩種人,這點能夠從他們入京後的表示就能看出來,比如張彩再次回到都城後,他就立即拜見了周重,不但奉上來很多貴重的禮品,同時還在話裡話表麵示,他統統都會以趙王殿上馬首是瞻,乃至還**裸的說,自從周重監國以後,大明的民風為之一變,天下百姓也都大喊趙王賢明,救萬民於水火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