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新皇登基[第2頁/共3頁]
劉諶繼位為帝,宣佈大赦天下。
實在的汗青上,劉禪倒也是葬於洛陽的,不過他隻能是以安樂公的名義下葬,現在倒是以帝王的名義下葬,二者有著天壤之彆。
做為一個比較平淡的天子,在位雖長,但倒是政績乏陳,劉禪在位的前十一年,是光芒萬丈的諸葛亮輔政的期間,做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具有著無上的權力,事無大小,他把一個丞相該做的事都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這個期間的劉禪,實在和傀儡天子也冇有甚麼多大的辨彆。
選定了陵寢,接著便是定劉禪的諡號了,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小我的平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象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淡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冇甚麼才氣的,質帝、衝帝、少帝常常是幼年即位並且早死的,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義,哀、思也不是好詞,但另有點憐憫的意味,如果末帝、獻帝、順帝,那就是勝利者對失利者的嘲笑了。
如果不是劉胤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劉禪生射中的最後生涯恐怕也隻能是去洛陽做個安樂公,在樂不思蜀當中了結餘生了。
厥後的二十九年,是蜀漢朝廷最為闇弱的期間,劉禪寵任黃皓,把全部蜀漢朝廷都搞得烏煙瘴氣,幾近都要到了亡國絕祀的境地。
至於劉禪的身後事,也因為開陽門之變而就得簡樸地多了。本來極受劉禪寵嬖的劉恂因為兵變失利,絕望之下,瘋顛了。這些日子來一向為由誰來擔當皇位患得患失的劉禪終究也不消再挑選了,固然他另有另一名皇子劉虔,但不管是從才氣上還是資望上都冇法和劉諶比擬,由劉諶來繼位,幾近是眾望所歸之事。
但劉禪是榮幸的,因為他活到了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這一天,能夠親身坐到了洛陽皇宮的龍床之上,單憑這一點,他也足以青史留名了,能夠和光武帝劉秀比肩而立。
劉禪臨終之前,將霍弋、劉胤、張紹、蔣顯、關彝等幾個朝廷重臣召了出去,本欲臨終前想交代一下後事,托孤倒是不必了,畢竟劉諶也已經是年近四十的人了,但劉禪已經是命懸一線,氣味奄奄,口齒不清,隻能是用手點指劉諶,說了幾句,便駕崩了。
至於劉備,則當然是安葬在了成都的惠陵。
天子的喪事乃是朝廷的甲等大事,天然是草率不得,不過統統都有呼應的官員來主持,以是劉禪的喪事倒也是井然有序。治喪委員會很快地就建立了,霍弋劉胤等五報酬典喪官,詳細籌辦劉禪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