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伺機而動[第2頁/共3頁]
可幽州的毌丘儉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固然拓跋力微冇有親身和他交過手,但鮮卑人的其他部落,比如東部的宇文部和段部,都曾經和毌丘儉較量過,他們多次滋擾幽州,卻未曾討到任何的便宜,常常是趁興而來,敗興而回,如許的仗,反幾次複地打了幾年,始終也未能超出燕山。
那麼打擊遼東隻要走臨渝關一條路嗎?那必定不是的,這世上條條通衢通羅馬,隻要具有合適的前提,南轅北轍也不會是一個笑話,地球是圓的,一嚮往北走,終究還是能夠達到目標地的。
王頎倒是挺有計謀目光的,薊縣北麵雖有燕山之險,但南麵倒是開闊的平原,幷州軍不走居庸關這條線路,而改從範陽進軍,如許薊縣的險要儘喪,幷州軍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到薊縣城下。
如許的一條門路,就完整能夠讓臨渝關形同虛設,幷州軍便可等閒地繞疇昔。
幷州軍如果想要打擊遼東,那麼臨渝關便是一個冇法繞疇昔的坎,隻要打下臨渝關,才氣打通前去遼東的門路。
這也是良鄉之戰後王頎獲得的血普通的經驗,良鄉之戰前,王頎是信心滿滿,大有一舉擊退來犯之敵的意義,但是這一戰如當頭棒喝,一下子就把他給打醒了,讓王頎復甦地熟諳到,本身真得隻是井底之蛙,幷州馬隊的刁悍遠遠出乎他的料想和設想,想要製止更大的失利,那就必須以退為進,先穩守住遼東,再考慮反擊的事。
臨渝關即山海關後代號稱是天下第一關,那名號可不是隨便封的,山海關是萬裡長城的起點,同時也是聯絡關內關外的一條首要通道,臨渝關東臨大海,西接峻嶺,險要天成,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以是王頎主動地撤退光臨渝,實在是一種最為明智的挑選,與其死守薊縣城把部下的兵馬拚個精光,還不如趁早退兵,另作籌算。
不過那一役以後,拓跋力微就冇有再進犯過幷州了,不是說他不想報仇,而是草原上的那些部落趁著拓跋力微兵敗之際,紛繁兵變,拓跋力微不得不調轉馬頭,前去討伐這些兵變的部落,得空顧及幷州了。
曹亮並不是第一次和鮮卑人做敵手,當初他安定幷州的匈奴兵變之時,就曾和鮮卑人在雁門關交過手,當時的鮮卑人在其頭領拓跋力微的帶領下,率二十萬馬隊悍然南下,當時曹亮手裡的兵力有限,隻能是恪守雁門關,這一仗竟然打了三年多,最後還是曹亮派輕騎偷襲了鮮卑人屯在雲中的糧草,逼迫著拓跋力微退了兵。
單憑薊縣的城牆是很難擋得住幷州軍的,這一點王頎很有自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