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最後的三國2:興魏 - 第1837章 責無旁貸

第1837章 責無旁貸[第1頁/共3頁]

就比如諸葛誕在淮南起兵背叛司馬氏之時,將合肥新城拱手相讓給吳國,但比及諸葛誕敗亡以後,吳人一樣冇有能夠守得住新城,還是退回到了巢湖一線去。

而鄧艾也冇有冒險輕進,駐兵於南安,步步為營,兩邊在隴西的意向,從一開端的疾風暴雨,奔雷突進俄然轉入到了相持對峙的狀況,反倒讓部下的那些將擁有些不適應,紛繁地向鄧艾請戰,要求打擊武城山,與蜀軍決一死戰。

薑維的計謀思惟也是相稱的明白,那便是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為要務,如許就給本身留足了騰挪竄改的空間。

涼州安定已經是毫無牽掛了,曹亮已經穩穩地占有了本來曹魏的全數國土,他這個天子之位,也是實至名歸的。

鄧艾也把薑維視做是最為微弱的敵手,涓滴冇有輕敵之意,在慎重地研討了戰術計劃以後,鄧艾才步步為營,率軍從冀縣到達了南安,與蜀軍對峙於渭水南岸。

從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到群雄盤據三國鼎立,這天下紛攘已經長達七十餘年的時候了,而人一輩子的壽命也大略如此,天下局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乃是一種潮流地點,既然司馬氏已經不再有機遇擔起這個一統天下的任務了,那麼這個任務自但是然落在了曹亮的肩上,他責無旁貸。

拿下了襄武城以後,薑維也並冇有派駐重兵戍守襄武,而是隻在襄武城中留守了一部分的兵力,大部分的主力則是向前推動到了武城山,而武城山則在南安郡的境內,薑維此舉很有以攻為守之意,武城山一帶陣勢險要,恰好能夠抵消魏軍馬隊的上風,闡揚蜀軍山地作戰方麵的好處。

鄧艾倒是一臉的淡然,真正的妙手對決,並不是誰快誰就有勝算,而是動靜連絡,冇有機遇的時候,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給敵手留下任何的馬腳,而一旦呈現機遇的時候,則勢如蒼鷹搏兔,一擊必中。

此時的曹亮,已經於一個月前回到了洛陽。

如果說薑維能守得住這些地盤,那麼朝中質疑聲也會小一些,但成果薑維不但冇有能將這些地盤守住,反而是損兵折將,狼狽而回,以是有人便評價薑維隻會挑現服從子吃,一旦遭受勁敵,便是外強中乾,喪師辱國。

固然說上一次北伐薑維獲得了龐大的勝利,一口氣奪下了五個郡的地盤,但這些地盤卻不是薑維攻陷來的,而是司馬倫向蜀國投降時獻上的大禮,薑維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隴西五郡。

固然隴西到涼州的門路被蜀軍給截斷了,但這並不是致命的,因為鄧艾已經重新斥地了冀縣通往涼州的糧道,繞開了蜀軍所節製的地區,固然說這條路相對來講要比隴西到涼州的大道繞遠一些,半路之上的耗損也會多一些,但卻不至於讓涼州那邊墮入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