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8章 不斬草也得除根[第1頁/共3頁]
成者貴爵敗者寇,在這場長達十年的較量當中,終究是曹亮笑到了最後,但如果是司馬氏獲得勝利呢,那麼曹氏的江山社稷也就不複存在了,以是隻要勝利者纔有資格去主宰失利者的存逃亡運。
留在魏國境內的司馬家的人已經全數被揖拿了,現在隻要逃到了涼州的司馬炎和司馬攸、逃到了蜀國的司馬倫和逃到了吳國的司馬伷臨時清閒法外,但跟著曹亮一統天下的法度在加快,司馬家的這些最後殘存力量,也將會很快地毀滅,那怕是天大地大,也再無司馬氏的容身之所。
桓範的諫言倒是讓曹亮想起了一事,汗青上桓範是被司馬懿滅了三族的,但桓範有一個小兒子當時並不在洛陽,逃過了一劫,今後隱姓埋名潛居了起來,到了東晉時,桓家出了一個桓溫,成果把東晉的司馬王朝給攪了個天翻地覆,終究走向了完整地滅亡,光是桓溫搏鬥的司馬氏子孫,又何止成百上千,桓溫此舉,也算是給地府之下的桓範報了滅族之仇。
曹亮本覺得這事會掀起一陣軒然大波,但冇想到言論卻出乎料想地安靜,乃至朝野當中很多人的評價以為朝廷對叛國之臣司馬氏的措置實在是太輕了,按律司馬家該當是誅滅九族的,現在換來瞭如此輕的懲罰,乃至於有人還忿忿不平,上疏要求重罰司馬家的罪人。
以是對於桓範的這個絕戶之計,固然曹亮冇有親身下旨去辦,但還是默許了桓範,由桓範去籌辦了這件事。
三十年風水輪番轉,更何況身後數百年的事呢,本著寧枉勿縱的原則,桓範力勸曹亮切不成有婦人之仁,措置司馬家的餘孽,就算是不斬草也毫不能留根。
這個建議是桓範提出來的,曹亮當時聽了冇有附和,以為對司馬全族采取如許的科罰是不是過於殘暴了,但桓範卻以為,能讓他們苟活於世,已經是陛下的仁慈與恩情了,如果換作是司馬懿,隻如果被他打倒的政敵,幾近都是三族俱滅,再無翻身的機遇。
但劉瑛倒是比較豁然的,她曉得,現在曹亮貴為天子,每日日理萬機,本身當然不能責備責備,這麼多年來,她一向在冷靜地支撐著本身的兒子。
但桓範所憂愁的倒也冇錯,如果這個時候曹亮放過司馬氏,任其繁延下去,誰又曉得幾世以後,司馬氏不會呈現俊彥普通的人物,誰也不能包管這仇恨的種子一旦埋下,將來後代的子孫不會遭殃,風水輪番轉,這一輩短長,不代表你後代子孫也輩輩短長,這大抵也就是司馬懿喜好滅人三族的首要啟事吧,將仇敵打倒以後,完整地斬草除根,才氣真正的免除後患,那怕後代的子孫真得式微了,但起碼也能包管他們冇有死在仇敵的手裡,所謂儘人事,聽天命,不然的話,那麼多的仇敵一輩輩地將仇恨通報下去,司馬家的子孫都會日日夜夜地活著提心吊膽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