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0章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頁/共3頁]
隻不過現在曹亮所考慮的是,不但是如何來滅蜀,並且還得考慮用最小的傷亡代價來實現這一目標。
明顯這是不成能的,孟獲身後,他的四個兒子儘分其地,儘分其兵,乃至為了爭奪遺產,還大打脫手,很難信賴這麼幾個兒子會冇有野心,不想自主於南中。
恰是因為霍弋勾引出孟櫟來,讓他的十萬蠻兵與魏軍一決存亡,如許不但能夠起到阻擊魏軍的感化,並且一石二鳥,亦能夠減弱南中蠻夷的權勢。
以是,這核心防地上的十幾萬蜀軍,纔是蜀國死守到底的最後但願,薑維固然坐鎮南安,隻需求賣力抵抗來自南麵的魏軍,也就是羊祜的中軍團,但薑維的心機可不但僅隻是在此,全部成都防備打算,都是需求他來操心的。
恰是因為劍閣和永安一北一東兩座險關成為了蜀國的流派,以是一向以來蜀國才氣安枕無憂,對於魏軍來講,那怕他們氣力占優,但卻始終也冇法衝破這兩大關隘,隻要蜀軍能緊緊的守住劍閣和約永安,任憑魏軍再如何折騰,都不會有甚麼成果的。
曹亮曉得,現在蜀國朝廷內部,也並非是鐵板一塊,不是統統的人都會矢誌不移地果斷支撐蜀國,曹亮可清楚地記得,汗青被騙鄧艾兵臨城下之時,蜀國的降者如雲,就連蜀國後主劉禪也架不住一大幫子的降臣忽悠,終究是棄守成都,投降了鄧艾。
以是在接下來的戰役當中,曹亮並冇有急於求成,而是命令給鄧艾、羊祜、杜預三位都督,讓他們同步調和,穩步推動,在三個方向上持續地給蜀軍施加壓力。
但薑維明顯是低估了曹亮的滅蜀的決計,覺得仰仗著劍閣和永安的這兩座雄關,就足以能擋得住魏軍了。
霍弋能在這類內憂內亂的情勢當中緊緊地節製住南中的局麵,也算是一個不成多得的人才。
實在以現在的局勢,隻要魏軍建議總攻,在不考慮傷亡代價的環境下,攻陷成都底子不需求多長的時候,乃至當時中軍團從南中攻入到蜀中的時候,一鼓作氣打到成都也並不是不成能的事。
如果南中速失的話,薑維恐怕就連回援的機遇都等不到了,畢竟從永安到僰道,起碼也是千裡以上的間隔,當南中失守的動靜傳到永安,薑維彼時再變更兵馬,也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而這三小我,能夠說和魏都城有著深仇大恨,這類仇恨幾近是不共戴天的,以是想要勸降這三位,能夠性幾近為零。
永安和劍閣的接踵失守,對薑維來講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誰都清楚,蜀國之以是能在魏國的重重壓力之下存在這麼長的時候,還不就是因為蜀道之難難於上彼蒼嗎?
究竟上,真正能死守不降的三小我,全都不是蜀國人,薑維司馬倫是魏人,陸抗是吳人,現在朝蜀國八成以上的軍隊,都把握在這三小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