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最後的三國2:興魏 - 第788章 人證物證

第788章 人證物證[第1頁/共3頁]

他們要告密的,但是兩個封疆大吏,如果冇有真憑實據的話,朝廷又如何能夠會等閒地信賴他們,現在他們手中把握的隻要這麼一封手劄為物證,楊康本報酬人證,如果楊康和手劄都未到洛陽的話,那明顯是不成能告得倒令狐愚和王淩的。

用飯的時候,楊益看到楊康神思有些恍忽,魂不守舍的,便詰問何故。

楊益提出來讓楊康持續前去淮南壽春去送信,如許做的好處就是能夠穩住令狐愚和王淩,但冇有證據的環境下,想要取信於朝廷,卻也是一件難辦的事。

楊康也是六神無主,本來他就擔憂此事泄漏的結果,現在聽楊益這麼一說,更是懵了,連聲隧道:“父親,這該如何是好?”

不過兗州刺史令狐愚是薛正的頂頭下屬,而揚州都督王淩則是新晉的太尉,位列三公,職位尊崇,如果想要指證他們謀逆,那必必要拿出真憑實據來才行,捕風捉影的事必定是不可的。

薛正點頭道:“公子是此案的關頭人證,此信又是此案的獨一物證,需一同前去洛陽纔是。”

楊益把兒子怒斥了一頓,不過他很快沉著了下來,畢竟楊康也隻是方纔參與了此事,如果能及時出首告密的話,或許朝廷也能免於究查他的罪惡。

薛正謹慎翼翼地將手劄裝好,慎重其事地對楊益道:“教員,此事乾係嚴峻,需立即上奏朝廷,由朝廷決計纔是。”

楊益拿出一封手劄來,道:“這便是令狐愚寫給王淩的親筆手劄,可為憑據。”

楊益把臉一沉,喝令楊康道出真相來。

楊康趕緊跪到了地上,一五一十地將事情的原委奉告了楊益,並將令狐愚給王淩的手劄呈了出來。

進門以後,簡樸地寒喧了一下,薛正便問道:“教員深夜急召,莫非是有甚麼緊急之事嗎?”

薛正看了一眼楊康,道:“可有真憑實據否?”

楊康的父親楊益曾在幽州右北平郡當過太守,因為年齡已高而致仕,目前在野生老,對於兒子楊康在令狐愚部下任職,楊益一向不太對勁,以為令狐愚為民氣術不正,跟著這類人冇有甚麼好了局。

楊益麵色凝重,點點頭道:“深夜請季直過來,確切有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兗州刺史令狐愚和揚州都督太尉王淩暗害另立新君,我兒楊康亦參與此中,請季直過來,就是想籌議一下,這事該如何辦?”

在這封信中,令狐愚提及了在許都另立楚王曹彪為新君的籌辦環境,謀反之證據鐵證如山。

楊康固然冇有看到手劄的內容,但他曉得這封手劄必然會牽涉到謀反的內容,這讓本來怯懦怕事的他是戰戰兢兢,但是他又不敢違背令狐愚的號令,隻能是咬著牙出了城,騎馬前去壽春。

“胡塗呀,我的兒!”楊益痛心疾首隧道,“令狐愚乾得但是謀逆大罪,你為其辦事,助紂為虐,將來事發以後,我們楊家必遭滅門之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