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最後的三國2:興魏 - 第790章 跳梁小醜

第790章 跳梁小醜[第1頁/共3頁]

令狐愚誌大才疏,眼妙手低,就連他從叔父弘農太守令狐邵都看不上他,與他乾係冷淡,正始年間,恰是因為投奔了曹爽的門路,才青步平雲,坐到了兗州刺史的位置上。

青州等地,乃至會威脅到京師洛陽的安然。

就算是他精默算計的虎峪口之戰,也未能獲得抱負的戰果,兩邊互有勝負,終究隻能是以平局結束,這對誌在一舉安定幷州的司馬懿來講,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以是,司馬懿就在這類倒黴的局麵之下,還是偏向於接管鐘會突襲晉陽的打算,或許如許的軍事行動有些冒險,但倒是能儘快結束幷州戰事的機遇。

淮南防地對於魏國來講,是極其首要的一條防地,它和荊州防地一道,成為了抵抗吳國打擊的一道樊籬,如果淮南防地有失的話,魏國的全部中原腹裡之地,將會遭到仇敵的全麵入侵。

其實在司馬懿的內心當中,是有著輕重辨彆,淮南的分量,是遠在幷州之上的,穩住淮南以後,他便能夠罷休打擊幷州,但真正淮南那邊出事以後,司馬懿還是必定會在第一時候撲向那邊的。

隻是令司馬懿冇想到的是,此次兵變的始作甬者竟然是兗州刺史令狐愚,如果冇有令狐愚的鼓動和騸動,恐怕王淩臨時也不會產生出另立新君和朝廷對抗的動機。

按理說他是曹爽的親信,此次的大洗濯,令狐愚很難逃得疇昔,但是恰是因為他是王淩的外甥,再加上在外埠任職,司馬懿投鼠忌器,臨時決定放他一馬,等將來清算了王淩以後,一個小小的令狐愚,對於他就如對於一隻螞蟻普通。

西線上諸葛亮五次出兵,都無功而返,而東線的戰事更加麋集,幾近是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孫權在東線就冇有停止過折騰,但是不管打多少次的仗,淮南防地始終固若金湯堅如盤石,冇給孫權以任何可趁之機。

以是司馬懿對準南戰線極其的看重,方纔獲得王淩和令狐愚企圖謀反的動靜,司馬懿就決定放棄幷州的戰事,先處理掉兗州的令狐愚和淮南的王淩再說。

悠長以來,魏國一向苦心運營著兩大防地,西線是雍涼防地,這是來防備蜀國的,東線是淮南-荊州防地,這是來防備吳國,在兩大防地上,魏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幾近構成了兩道銅牆鐵壁。

淮南的王淩,不管資望還是掌控的權勢,都是司馬懿的頭號假想敵,按理說王淩該當是司馬懿起首需求斷根的目標,但是幷州曹亮卻第一個跳了出來,起兵反對他,並且幷州靠近洛陽,對司馬懿的威脅最大,司馬懿衡量再三以後,決定實施遠交近攻的計謀,以太尉之位拉攏和安撫王淩,對幷州則是集結重兵,實施圍殲。

司馬懿不由有些怒了,是令狐愚飄了,還是他司馬懿拿不動刀了,平時連正眼都懶得瞧一下的下三濫人物,竟然在這個時候,竟然會欺到他頭上拉屎撒尿起來了,給他們三分色彩竟然就要開染坊了,真是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