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捧殺〔上〕[第1頁/共4頁]
四子當中,除了一個年幼,其他三個皆封三品,次子薛崇簡更是受封為郢國公,拜太中大夫司禮丞,加封銀青光祿大夫。李顯之以是對承平公主次子格外施恩,是因為承平公主的宗子將來要擔當武攸暨的王位,現在封他一個國公也不算給了實惠。
以是他經心籌辦了一套說辭,隻等天子脫不允時便說出來講服天子,卻不想李顯急於發揮“捧殺”的殺手鐧,心在這個題目上與他膠葛,倒弄得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這道聖旨一下,大殿上本來的騷動頓時變成了一片嘩然,爵位、官職、食邑好象跟不要錢似的往外扔,天子俄然變成了善財孺子,這是要瘋啊?李顯安坐於上,笑微微的,不動如山。
李顯悄悄嘲笑:“本日朕便收回你的權力,叫你回家做個所事事的大族翁去,你便是示恩於他們,也休想讓這些報酬你所用了。”
此言一出,世人更加驚奇,聽天子這話音兒,彷彿還嫌賞的不敷?扶保天子即位的幾位首要大臣,現在都位各國公官至宰相了,再往上封豈不封可封了?
這第二道聖旨倒是對承平公主的加恩。承平公主當初與薛紹結婚後,本有兩子兩女,與武攸暨結婚後,因本身與楊帆有私,便也聽任武攸暨納妾聘女,武攸暨如此生有兩子兩女,也都歸在承平名下,以是承平現在算是有四個兒子。
李顯把聲音又拔高了一截,道:“對於誅殺二張的功臣們,朕的犒賞於倉促當中,也有很多不敷周到之處,這些天來,朕幾次考慮,決定對一些居功甚偉的大臣要重新停止封賞。”
而楊帆自昨夜向李顯剖明忠心以後,就和武三思形影不離了,另有一班內衛軍人始終如影隨形地跟著他們,他底子冇有機遇去見婉兒,是以也是擔了一夜的苦衷。
旁的還好說,他估計天子會承諾,不過把王皇後和蕭淑妃家人的家人貶為蟒姓和梟雄是武則天下的旨意。邇來天子的態度較著竄改,故意淡化神龍政變的影響,不肯對武周朝的統統為了翻而翻了。
張柬之愣了愣,隻好嚥下經心籌辦的一套說辭,愁悶地應道:“陛下仁慈!”便退回班中。
九龍玉屏前麵閃出一道倩麗苗條的身影,甫一呈現,便向站於武臣班中的楊帆投以體貼的一瞥。昨夜婉兒也被留在宮中,擬了一夜的聖旨,固然聖旨中冇有提到楊帆,可楊帆與功臣黨多少也有一些乾係,婉兒不知郎君會不會遭到連累,實在地牽掛了好久。[
李顯一見又有大臣要出班奏事,有些迫不及待了,不等那人進言,李顯便咳嗽一聲,朗聲道:“諸位臣工,自文明以來蒙冤受害的忠臣及其家眷子嗣早應昭雪,為何自朕即位以來已三次大赦天下,迄今仍有遺漏的人呢?”
這道聖旨宣罷,上官婉兒又拿起第二道聖旨,因為她站在丹陛之上,群臣鄙人麵看不到那托盤中是否另有聖旨,隻本事著性子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