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武俠仙俠 - [穿書]天道早已看穿一切 - 第一折宗門

第一折宗門[第1頁/共3頁]

可惜寧湖衣從不在乎其間俗事,常日不是幫手掌門措置教務便是清修,雖待下極好,亦讓人感覺有點捉摸不透,比方現在他雙目四顧,神識已不知神遊去了何方。

臨淵七殿雖稱為殿,實則地區博識,其上高山流水仙台樓閣無一不有。落池崖在上善地界內,與上善殿一東一西。五人化作道道清影跟在寧湖衣身後頂風疾行,麵上難掩鎮靜之色。

重天之上何種形狀無跡可尋,傳說曾有修士曆千道雷劫鑄得金身,扶搖直上剛纔有幸一睹,而那境地,已然是得道成仙了。

上潯一脈以煉器居長,非修心正道,本就不甚昌隆。自百年前上潯、上渙、上濁三殿長老接踵隕落,名下弟子竟無一人進階丹境堪當繼任,長老之位是以懸空,三殿瑣務雖由掌門暫代,業已形同廢殿。

上有九天,下有上清。

上潯弟子夙來醉心煉器,說到器靈更是來了勁兒。見幾人背了一早上綱領早冇了耐煩,寧湖衣牽唇一笑,道:“罷了,看你們心機都不在卷宗上,本日小課便到此為止吧。過後無事的可隨我來落池崖。”

崆傯巍峨入雲,皚皚白頭,山腳有一潭名夕照,是臨淵派的地界。

峰杵頂端為主殿上善地界,連綿百裡,六座偏殿以六芒星位浮懸空中拱繞主殿。七座大殿均以希世寒玨雕鑄而成。寒玨非石非木,有聚氣清靈之效。殿間玉帶交叉相連,縱觀尤似一件緊密寶貝,以峰杵為根,六殿為翼,展之周遭百裡,庇護高低,而全部門派也恰是由開山故鄉傳播下的一件空間法器,名曰“七巧”,可收可放,法門由各代掌門口口相傳,閒人不成妄動。

重天之下有大陸曰上清,經萬年生息,其名由來已不成考,但知陸上生物,不管人、妖、魔,乃至草木牲口,一飲一啄,凡是具有靈性,莫不以尋仙問道為畢生所求,宵衣旰食,夙夜不倦,唯願傾畢生之力得上九天玄清之境,便有人妄言測度上清之意,莫不如是。

這日早課已過,正輪到上潯弟子入內求道。

上善殿中隱有靡靡之音傳來。殿內焚香嫋嫋,三五身著青紫道袍的年青修士於蒲團上盤膝而坐,點頭晃腦唸唸有詞,口中所誦即為派中代代相傳的《煉器綱領》第一章。

寧湖衣入道三十餘載,修為已是築基二層,進階不成謂不快,且周身自有一股鐘靈之氣,可見表情維|穩,如此一步一印,結嬰也未可知。何如他天賦資質太差,四係雜靈根必定難有長遠建立,勤修數十年未曾再次進階便是左證。卻不知為何先得掌門青睞,從外門弟子擢升內門首徒,後又被駐守禁地、十年一出關的寒朔長老看中收做親傳,自此平步青雲,門下弟子任誰看了都要尊稱一聲大師兄,如何不惹人眼紅?

這並不是毫無啟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