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1頁/共7頁]

待回到家中細細盤點,方知那瑣細的金銀加在一起,少說也摺合五六百兩的銀子,幾張銀票有三百的,有五百的,加在一起又是兩三千兩。姚靜在旁見了喜出望外道:“這帖子下得甚是及時。總算冇白跑這遭。”

寶釵道:“這個錢臨時記在妙玉賬上,若將來問明白了,仍舊是要把分紅算清楚給她的。那寶兄弟是個精於吃苦、不懂生息的人,何況我冷眼看著,賈家年青一輩裡,也冇幾個堪當大梁的人,這時候他們一個兩個自視狷介,不喜好跟銀錢打交道,今後還不定如何呢。“

寶釵點頭不答,直到小紅和鶯兒等人識相退去,房中惟餘孫穆姚靜之時,方緩緩道:“此次去榮國府,我刺探得兩件事情。頭一樁事,賈家大老爺一家和二房的人鬨了一回,明麵上說是看中了老太太房裡的丫環鴛鴦,實在是妄圖賈家的家業,厥後轟動了賈母,把賈家大老爺罵得甚麼似的。”

寶釵點頭道:“買賣場上的事情,大凡如此。算不得甚麼委曲。”

孫穆見寶釵神采大異於前,彷彿有甚麼苦衷普通,詰問道:“自家師父麵前,何必坦白。有甚麼不痛快的,儘管說出來。說出來內心也好受些。”

黛玉聽妙玉這般問,心中很有幾分肝腸寸斷的滋味,想墮淚卻又感覺力量儘了,流不出來,儘管淺笑點頭道:“本來未見之時,感覺似有千言萬語,說不完的話。待到端的見了,卻又感覺統統都不必說了。寶姐姐那小我,是極有主張的,她決定了的事情,說也無益,何況她也是為我好的一片心機。她曾承諾過我,將來留居都城當中。便是今後變了卦,想來也有甚麼不為人知的苦處,我也是不會怪她的。既是如此,眼下何必憂愁那麼多呢?”

寶釵連聲應了,同鶯兒小紅清算了東西,要按了買賣場上的端方當著妙玉麵盤點之時,妙玉那裡耐煩這個,早倦極起家,言說回房參禪去了。寶釵也曉得她生性狷介,提不得銀錢兩字,遂收了那銀兩茶盅等物不提。

探春雖冇有直接說,但是愁緒溢於言表。她自知是庶出的女兒,親孃趙姨娘又是王夫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故而一向以來極力同趙姨娘劃清邊界,謹慎翼翼恭維湊趣著王夫人,為的就是嫡母在為後代籌辦婚事的時候,能夠部下包涵,給她尋一個靠譜的姑爺。但是這番籌算現在看來,彷彿是落空了。王夫人提起探春來儘管說三丫頭好,雖是庶出的,卻比嫡出的都好,將來必能得一個貴婿,但是眼看著探春一日大似一日,卻壓根冇有為她提親的意義。

妙玉不防黛玉竟俄然如此問,不免一陣恍忽,麵上暴露欣然之色。她當年在姑蘇市,申明遠播,因求繡品的人絡繹不斷,不厭其煩,便藉口修禪,逃到寺院裡小住。成果又有些不曉得她秘聞的公子哥兒們偶爾來寺廟進香,見她貌美,調戲於她。當時候依罕見個白衣公子挺身而出擋在她麵前,也曾一時意亂情迷、芳心可可,意欲以身相許,隻可惜造化弄人,天不遂人願,數年倉促而過,阿誰白衣影子恍忽得竟然連麵孔都看不清楚了,現在被黛玉這麼一提示,才重新想起來,迷茫得如同遙不成及的夢境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