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廢除新法之爭[第1頁/共5頁]
慕容複一麵暗惱章惇戰役力不敷,等閒就被司馬光坑了,一麵又安排人手彙集開封府廢除免役法的各種犯警之事,籌算將其勘錄在報紙上設法上達天聽。而就在他忙得不成開交的時候,剋日來精力很有委靡的蘇軾卻忽而給他傳來一條動靜——即將前去汝州到差的章惇但願在臨行前見他一麵。
陪坐一旁的劉摯欣喜他道:“這報紙門生也買過幾期,除了一些文人約稿,多數寫的是風花雪月,相公不必過於憂心。何況,前些日子相公主持拔除保甲、保馬二法,這報紙還曾為相公鼓吹,這是功德啊!”
這一回,蘇軾卻隻沉吟不語。
翌日,司馬光公然上疏請廢市易法、方田均稅法。此時司馬光在朝堂上風頭無兩,舉朝無敢言者,唯獨章惇上疏駁斥司馬光對二法的進犯。太皇太後見兩人爭辯不下,便又問起了本身偶像的定見。
章惇悠然一笑,朗聲道:“百姓開門七件事唯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朝廷每日裡措置的國度大事又豈止七件?武功武功、救災扶困、養民開荒、鋪路架橋、稼穡行商,哪一件不要錢?司馬相公隻知二法與民爭利,卻不知一個窮朝廷如何支撐得起這河清海晏的天下?所謂藏富於民,隻怕是給那些虎狼般的外族養了一群待宰的肥豬!至於吏製不清,端方以外情弊在所不免。如何廓清吏製,正該相公所謀。若因吏製不清而因噎廢食,難道笑話?”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到上疏廢除免役法時,司馬光終究做足功課又選了一個報紙方纔出刊的黃道穀旦,曆數免役法五害,要求規複差役法。這一回,蘇軾仍舊一言不發,由章惇當了孤膽豪傑。官司一向打到太皇太後的前麵,免役法是否完整拔除尚未有定奪,司馬光卻已洞悉章惇的脾氣缺點,用心在太皇太後的麵前激憤他。脾氣暴躁的章惇公然入彀,因言行無狀惡了太皇太後,被貶出朝任汝州知州。
一個月前,在與慕容複的一席長談後,這名為《汴京時報》的新事物就很快呈現在汴京的街頭巷尾。這份《汴京時報》以油墨印製,共有正反二十個版麵,每旬日發行一份,每份售價八個銅板,可謂是物美價廉。而其所勘錄的內容既有文人雅士撰寫的文章、詩賦,又有對各曲藝大師的評價點評,另有汴都城內各色別緻吃食玩物的先容。因為內容包含萬象,這《汴京時報》很快便流行汴京,又逐步向周邊分散。
“教員,為今之計,唯有儘人事聽天命,留待有效之身以圖將來。”慕容複苦口婆心腸勸道。見蘇軾勉為其難地點了點頭,他才暗鬆了一口氣。司馬光的壽數將終,司馬光一死,舊黨當中再無一人的名譽可與蘇軾相提並論。能不能介入宰執之位,隻看這一局了。